近期,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再次公開發表了對激光雷達技術的批評言論,他將其稱為“一個誤入歧途的解決方案”,這一觀點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
馬斯克重申了特斯拉一直以來的立場,即他們認為模擬生物神經網絡和眼睛的視覺系統,在應對復雜的道路駕駛環境時,是最為高效的方法。特斯拉始終堅持的“純視覺”路線,與行業內多數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的選擇截然不同。
在國內,許多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更傾向于采用融合感知方案,這種方案融合了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旨在提升系統的冗余性和感知能力。然而,馬斯克卻認為,激光雷達和雷達與視覺的結合會導致“感知不一致性”,從而影響技術的效果。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張曉宇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表示,從長遠來看,華為的智駕系統有潛力超越人類的駕駛水平。張曉宇認為,華為選擇激光雷達,并結合不同傳感器,能夠實現全環境的感知能力,這種智能駕駛方案更安全,上限更高。
“純視覺方案在算法上較為被動,例如依賴環境光的視覺方案,在惡劣天氣如大雨、暴雨、濃霧或黑夜等場景下,感知能力會受限,這對智能駕駛的安全性構成了挑戰。”張曉宇指出。他認為,華為之所以在智能駕駛領域具有實力,是因為其算力強大,智能化體驗在行業中名列前茅。
張曉宇還提到,特斯拉的FSD系統和華為的智駕系統各有千秋,但華為的智駕系統在全環境感知能力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智能駕駛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不同企業選擇不同的技術路徑,各有優劣。特斯拉堅持的純視覺方案與華為采用的融合感知方案,都代表了行業內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的不同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