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向投資者描繪了一幅積極的未來圖景,盡管過去兩年公司經歷了顯著挑戰。
小鵬汽車(NYSE:XPEV)的這份財報引發了市場兩極化的反應。樂觀者認為,這是小鵬汽車的“史上最佳財報”,總營收達到101億元,同比和環比均有所增長,虧損局面似乎即將扭轉。然而,悲觀者則指出,公司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8.1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44.6億元,暗示小鵬已逐漸落后于“蔚小理”陣營,新的三強格局變為“理問蔚”。
在全球汽車行業巨變、中國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的背景下,比亞迪最近的一封郵件透露,2025年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預示著“大決戰”和“淘汰賽”的到來。對于仍在困境中掙扎的小鵬汽車而言,業績的反轉顯得尤為迫切。
從財報數據來看,小鵬汽車的三季度表現可謂“喜憂并存”。銷量、營收和毛利率等關鍵數據均有所改善。特別是毛利率,三季度達到了15.3%,創歷史新高,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軟硬件產品的共同支撐,以及服務和其他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特別是與大眾汽車集團合作帶來的技術研發服務收入。
然而,與行業領先者的比較揭示出小鵬汽車的顯著差距。在虧損方面,小鵬汽車第三季度凈虧損為18.1億元,而同期理想汽車凈利為28億元,零跑汽車凈虧6.9億元。在整車毛利率方面,小鵬也遠低于理想、蔚來和賽力斯等競爭對手。
小鵬業績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兩款新車型——小鵬MONA M03和小鵬P7+的成功上市。這兩款車型分別主打中低端與中高端市場,推動了小鵬汽車交付量的顯著增長。特別是MONA M03,憑借其高性價比,在首個完整交付期內就助力小鵬當月交付量突破兩萬臺大關。
然而,交付問題成為制約小鵬汽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由于核心零部件供應不足,MONA M03等車型的交付周期被延長,這不僅影響了品牌聲譽,還可能阻礙銷售目標的實現。小鵬計劃2024年全年交付28萬輛,但前三季度僅完成9.86萬輛,僅為目標的35%。
在管理層方面,王鳳英的加入被視為小鵬汽車業績改善的關鍵因素。她擁有豐富的造車經驗,被譽為“汽車圈鐵娘子”,全面負責小鵬汽車的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等。她的到來帶來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小鵬汽車在管理和運營上逐漸步入正軌。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指出,小鵬汽車能否借助新車型扭轉虧損局面并實現盈利,及時交付能力是關鍵。小鵬汽車在品牌定位、產品結構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更加全面的改革和提升。
過去兩年,小鵬汽車的業績跌入谷底,在造車新勢力中的排名不斷下滑。盡管公司加大了營銷力度、引入了新管理層并嘗試新的技術路線,但業績的改善仍然緩慢。在新能源車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鵬汽車需要更加明確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并加強在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格局,小鵬汽車需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戰略和執行力來應對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