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入一個全新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時代。這一變革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智能座艙與顯示技術作為關鍵領域,正引領著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
上海市嘉定區汽車人才研究會(嘉汽人),自成立以來,便致力于構建嘉定地區的汽車人才資源平臺,為當地汽車產業提供堅實的人才與智力支撐。與此同時,汽車新能港這一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正以蓬勃的姿態,引領著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技術的創新發展。
嘉定區委人才辦副主任、嘉汽人理事長金立新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上指出,智能座艙與顯示技術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便捷性和舒適性,更通過個性化的交互設計和智能化的服務體驗,重新定義了人與汽車的互動模式,標志著智慧出行新時代的到來。嘉汽人將繼續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搭建更多平臺,加強行業交流與合作,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為嘉定地區企業的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汽車觀念的轉變,智能座艙這一全新領域應運而生。同濟大學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教授,在會上分享了《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拐點及艙駕融合的趨勢》。他深入剖析了NOA技術如何重塑智能座艙的未來,探討了BEV與高精度導航地圖的協同工作,以及NOA語音交互技術與導航語音交互的深度融合,將如何進一步提升車內交互的智能化與便捷性。
集度汽車HMI設計負責人李青,就“智艙3D HMI設計的拓展與深度融合”發表了演講。她強調,3D HMI設計的革新正在重塑智能座艙的設計語言與生態系統。集度汽車通過全面融合的3D人機共駕地圖設計,打破了傳統屏幕分區的束縛,實現了3D視覺場景與各類功能組件及信息的無縫鏈接與高度整合,為乘客帶來了沉浸式的出行體驗。
中汽創智智能座艙軟件開發總監洪名松,分享了“AI大模型賦能智能座艙的思考與實踐”。他認為,在AI大模型的賦能下,未來智能座艙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再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將擴展到更廣闊的生態構建上。AI大模型正推動著智能座艙向更高層次的智能化、多模態交互、個性化定制、情感化共鳴、擬人化服務以及全面生態化的方向發展。
同期,汽車新能港舉辦了汽車智能座艙與顯示技術采購對接會,吸引了70余家企業參與,多家企業成功達成合作意向。汽車新能港作為上海嘉定區內的特色產業功能區,與長三角最大的汽車產業集群緊密相連,享有得天獨厚的汽車產業配套資源和敏銳的市場信息。自開發建設以來,汽車新能港致力于構建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生態,已形成了顯著的產業集群效應。園區內匯聚了眾多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企業,構建了一條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鏈。
汽車新能港在服務企業方面不遺余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精準的服務和支持。園區擁有一支專業、高效的管理團隊,秉持“真誠換真心”的服務理念,從招商到日常運營,始終關注企業需求,快速響應,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贊譽和信賴。同時,園區還積極鼓勵企業申報創新課題和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前沿探索。
汽車新能港在吸引和培育人才方面也采取了諸多舉措。園區配套了大量的人才政策,涵蓋了居住、教育等多個方面,旨在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通過與同濟大學等高校開展廣泛合作,以及成立專門的培訓學院,對園區企業進行定向人員培養,實現了人才的培養與可持續發展。園區還定期組織活動,促進不同背景、不同領域之間人才的直接交流和合作,為園區的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