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金屬工人工會IG metall宣布,大眾汽車集團德國工廠的近十萬名員工參與了大規模的罷工行動,以此表達對管理層削減薪資及關閉本土工廠計劃的強烈不滿,并暗示若問題得不到解決,將進一步采取工會行動。
此次罷工覆蓋了大眾在德國境內的九家工廠,共計98,650名員工參與。早班員工進行了兩小時的停工,而晚班員工則計劃提前結束工作。IG metall的首席談判代表Thorsten Groeger強調,這是冬季抗議活動的首次重大沖擊,他呼吁大眾汽車集團重新審視其關閉工廠的決定,避免實施這一“噩夢般的計劃”。
據消息透露,大眾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擁有七萬名員工,此次兩小時的罷工直接導致了包括高爾夫車型在內的數百輛汽車無法完成生產。除了沃爾夫斯堡的總部和漢諾威工廠外,位于德國Zwickau的純電動汽車工廠也受到了影響。
雙方目前正就薪資問題進行緊張的談判。如果12月9日的第四輪談判無法達成共識,大眾面臨的罷工可能會升級,從目前的有限停工轉變為24小時或無限期的全面停工。這將不僅導致產量大幅下降,還可能進一步加劇交付延遲和利潤下滑的困境。
歐洲汽車制造商目前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汽車需求疲軟、生產成本上升、來自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電動汽車轉型步伐緩慢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汽車集團考慮關閉其在德國的工廠,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這在大眾87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境,IG metall上周提出了一系列替代措施,預計可節省15億歐元(約15.8億美元),其中包括取消員工2025年和2026年的獎金。然而,大眾管理層對這些措施持懷疑態度,認為它們并不實際,只是在推遲無法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