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近期再次陷入管理層變動的風波,繼社長兼CEO內田誠掌舵五年后,首席財務官馬智欣即將離職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日產內部及汽車行業的高管紛紛表示,不僅僅是高層管理人員,許多才華橫溢的員工也因公司前景不明而選擇離職,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人才流失潮。
日產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今年六月,日產宣布關閉位于中國常州、與東風汽車合資的乘用車工廠,該工廠年產能高達13萬輛,然而投產不足四年便遭關閉。緊接著,在11月7日,日產又宣布將全球產能削減20%,裁員9000人,CEO內田誠更是自愿放棄50%的月薪,并計劃出售部分三菱汽車的股權以應對財務壓力。
財務數據顯示,日產汽車2024財年上半年(4月至9月)的凈營收同比下滑1.3%,營業利潤更是暴跌90.2%,凈利潤同比下降93.5%。全球新車銷售量也同比下降1.6%。這一系列慘淡的數據背后,是日產汽車面臨的諸多挑戰:產品迭代緩慢、銷售激勵支出過高,以及海外業務尤其是北美市場的惡化。
特別是在北美市場,日產電動汽車的銷售陷入停滯,而混合動力汽車產品線又缺乏競爭力。為了維持銷量,公司不得不依賴高額的銷售激勵,導致利潤進一步下滑。北美業務在4月至9月期間甚至出現了運營虧損。為了扭轉頹勢,日產不得不將本財年原本預測的3000億日元全年凈利潤修正為“未定”,并宣布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大幅裁員。
日產的管理結構也經歷了巨大的動蕩。自背負巨額債務陷入破產危機以來,日產與法國雷諾結成資本聯盟。然而,近年來,日產的高管層頻繁變動,從戈恩被捕到西川廣人辭職,再到“三駕馬車”體系的崩潰,日產的管理層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特別是關潤的離職,更是讓日產的管理層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關潤作為日產的終身工程師,對汽車業務有著深厚的了解。他反對在內田誠的領導下工作,認為內田對汽車業務的了解不如自己。他還疑似被日產最大股東雷諾疏遠。關潤的離職不僅讓日產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柱,也讓公司內部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
如今,隨著馬智欣的離職,日產汽車的管理層再次面臨重組。業內人士表示,在預計本財年整體將出現巨額赤字、并且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首席財務官的辭職無疑給日產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公司內部人員外流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加劇,就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逃離一艘即將沉沒的船一樣。
在資金籌措方面,日產也逐漸陷入困境。標準普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盈利下降和投資負擔增加,日產汽車部門的自由現金流在4月至9月期間暴跌至超過4400億日元的赤字。隨著人們對日產盈利能力的擔憂日益加劇,該公司在2025年獲得一年的喘息空間之后,將面臨巨額債券到期的問題。
與此同時,日產與雷諾的關系也變得敏感起來。雷諾曾是日產的第一大股東,持股43%,但去年11月已將出資比例下調至15%。有報道稱,日產正在考慮讓本田持有股份,作為其管理層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這一消息無疑給日產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