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簡稱“汽車芯片聯盟”)于本周一正式揭曉了其汽車芯片白名單的升級版——白名單2.0。這一新版白名單廣泛覆蓋了車身控制、底盤系統、動力裝置、座艙體驗、智能駕駛以及整車控制等多個關鍵領域的芯片產品,共計十大類別。
為了有效縮短上下游驗證流程、降低車企在芯片選擇上的風險,并加速國產汽車芯片的廣泛應用,汽車芯片聯盟攜手國內12家知名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共同匯總并整合了各家內部已經過驗證或已投入量產的國產汽車芯片清單。經過精心整理,這份《中國汽車芯片聯盟白名單》的首批名單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面世。
此次發布的白名單2.0,在原有版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了截至2024年10月底這12家車企最新的芯片應用情況,實現了信息的全面更新。
隨著國產芯片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本次白名單2.0涵蓋了超過2000個實際應用案例,相比首批名單增長了34%。同時,涉及的芯片產品數量也達到了1800余款,較首批增加了30%。這些產品來自近300家供應商,相比首批名單,供應商數量增長了3%。
為了確保白名單的整體質量和真實性,汽車芯片聯盟對白名單中的芯片進行了動態管理。對于不再被車企應用或驗證未通過的芯片,本次未再納入白名單中,從而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從具體分類來看,白名單2.0中的產品覆蓋了汽車行業中廣泛應用的十大類芯片。其中,電源類、通信類和控制類芯片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且供應商范圍廣泛。這些芯片由于需求量大、款型多樣且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為國產芯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而計算類芯片雖然用量較少,但價值高,技術和資金投入大,因此供應商數量相對較少,型號也相對集中。
控制類芯片中,中低端產品上車應用較多,占比超過一半;而高端芯片則相對較少,占比不到20%。驅動類芯片雖然需求量大,但國產化程度較低,型號數量相對較少。
據公告透露,白名單2.0已通過汽車芯片在線供需對接平臺等形式,正式向參與聯盟的汽車企業發布。同時,為了確保信息安全,汽車芯片聯盟強調該白名單僅供相關汽車企業內部參考使用,并要求各企業嚴格制定使用規范,做好保密措施,以保障各應用方的權益。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自2020年9月19日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跨界融合、共生共贏、產業成鏈、生態成盟”的運營理念。目前,該聯盟已經吸引了包括整車企業、芯片企業、汽車電子和軟件企業、高校院所、研究機構和行業組織等在內的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加入,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