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期大力推進電子行駛證的普及應用,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措施已在全國范圍內逐步落地。自今年7月1日起,超過8600萬名車主已成功領取了電子行駛證,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提升了交管服務的便捷性和效率。
電子行駛證的申領過程極為簡便,機動車所有人只需登錄“交管12123”App,即可輕松獲取。全國統一標準的電子行駛證不僅樣式規范,而且功能強大。在辦理車輛登記、交通違法處理、事故處理等交管業務時,車主可以直接出示電子行駛證,大大節省了時間。車主還可以授權他人使用電子行駛證,方便委托代辦業務,進一步拓寬了應用場景,如客貨運輸證照辦理、保險理賠等。
電子行駛證具備實時動態更新的特性。通過全國公安交管電子證照系統生成,電子行駛證能夠實時反映機動車的檢驗、抵押、違法處理及事故處理狀態,車主可以隨時查詢、出示和核驗,為車輛抵押、二手車交易等場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安全性方面,電子行駛證同樣表現出色。采用全國公安交管電子證照資源庫驗證比對,結合數字簽名防偽技術,電子行駛證有效防止了篡改和偽造,確保了其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動態二維碼、數據脫敏、數據加密以及實人認證等多重技術手段,電子行駛證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也做到了萬無一失,為二手車交易等場景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盡管電子行駛證的應用日益廣泛,但紙質行駛證仍然需要隨車攜帶,以滿足《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電子行駛證目前主要應用于交管窗口業務的辦理,為車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
自今年7月1日公安部推出8項交管改革新措施以來,已累計惠及超過1億人次,為群眾和企業減負超過40億元。其中,30多萬摩托車主憑身份證即可跨省異地辦理摩托車注冊登記等業務,無需再提交暫住地居住證明,極大地方便了摩托車主。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通過“交管12123”App,向500多萬車主發放了機動車注銷證明電子版,為群眾網上申領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提供了便利。
在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北京等城市在6.3萬余個路口推行了非機動車左轉一次過街措施,有效提高了非機動車過街的便利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江蘇等省份則在1.1萬個城市路口實行了慢行交通一體化設計,進一步改善了城市交通環境。同時,各地通過“交管12123”App提供了超過8000多萬次的精準導辦服務,讓群眾在辦理交管業務時更加得心應手。
這些創新舉措的推出和實施,不僅提升了交管服務的效率和便捷性,也彰顯了公安機關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讓人民群眾在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