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焦點企業蔚來再次引發了廣泛關注。這家堅持走換電技術路線的車企,在其最新的三季度財報中披露,虧損額達到了50億元。回溯過去十年,蔚來的累計虧損額已超過千億大關,這一數字令人咋舌。
面對持續不斷的虧損壓力,蔚來創始人李斌在十周年內部講話中堅定表示,堅持初心是蔚來商業合理性的基石。他強調,成功的企業必須為用戶創造價值,而這也是蔚來能夠在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占據40%份額的關鍵所在。李斌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蔚來模式的自信,但外界的質疑聲并未因此消散。
有觀點認為,盡管李斌的初心值得尊重,但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持續虧損卻未能實現盈虧平衡,無疑是對其商業模式的嚴峻考驗。德魯克曾言,企業的商業競爭已演變為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蔚來在新能源車市場的表現雖有亮點,但其手機業務的探索卻顯得步履維艱。
自2023年9月推出第一代手機以來,蔚來手機在歷次財報中幾乎未被提及。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并非因為蔚來手機業務在體外循環,而是因為其業務規模小,未能在財報中占據顯眼位置。這一消息無疑給蔚來手機業務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然而,蔚來并未放棄手機業務的探索。相反,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近期還發生了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了移動終端設備制造業務。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蔚來或將自建手機工廠,進一步加大在手機領域的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蔚來手機目前仍主要面向蔚來車主銷售,其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與蔚來從汽車切入手機市場的路徑不同,小米等手機廠商則選擇了從手機向汽車領域跨界。這一“高頻切低頻”的打法似乎更為順暢。小米憑借龐大的用戶基礎,在推出汽車產品時能夠更容易地吸引潛在消費者。而蔚來則面臨著“低頻切高頻”的挑戰,其車主基礎相對較小,難以在手機市場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蔚來在換電站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盡管蔚來一直致力于布局換電站網絡,但大多數換電站目前仍未達到盈虧平衡點。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加速,蔚來需要不斷投入資金以維持其市場地位。
在蔚來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盡管車輛交付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汽車銷售收入卻同比下降了4.1%。這一數據反映出蔚來在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也面臨著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蔚來計劃推出新品牌以覆蓋更廣泛的價格區間市場。
然而,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蔚來能否成功實現盈利目標仍充滿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幾年將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時期。只有能夠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企業,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面對種種挑戰和不確定性,蔚來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其商業模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李斌和蔚來的團隊需要展現出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壓力。而蔚來能否在“生死攸關的兩年”中成功逆襲,也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