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車領域,一個新名詞“汽車機器人”正逐漸為人們所熟知,這一稱號的擁有者——極越品牌,自誕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將AI技術融入汽車制造。作為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的先鋒,極越正在開辟一條全新的競爭賽道,將車企間的較量從硬件比拼推向了軟件技術的較量。
近年來,AI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端到端大模型成為了車企競逐的新焦點。極越汽車,由百度與吉利聯手打造,早在2021年(前身為集度汽車)就提出了創造“汽車機器人”新物種的理念。在2024年的廣州車展上,極越推出了全球首輛將L4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賽道的超跑車型——極越ROBO X,將自動駕駛、AI技術與超跑完美結合,展示了其在AI智駕領域的最新成果。
然而,盡管極越汽車擁有前瞻性的理念和技術,但在成立初期并未取得顯著的銷售成績。與眾多造車新勢力相比,極越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探索顯得較為緩慢。直到今年,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競爭愈發激烈,AI技術才成為了車企競相追逐的熱點。小鵬汽車、蔚來和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紛紛表示,將圍繞AI技術進行全面布局,力求通過AI技術重塑汽車行業格局。就連小米汽車也開始加速研發端到端大模型技術,以期盡快將AI技術融入汽車產品。
汽車,作為AI技術的最佳載體,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當前,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文學、藝術創作以及智能家居等領域,而在出行領域,AI技術的應用將給人們的出行方式和乘車體驗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城市NOA系統曾是車企競相爭奪的領域,如今,端到端大模型作為新一代智能駕駛體系的核心技術,已經在多家車企落地生根。理想汽車的端到端+VLM視覺語言雙系統,小鵬汽車的圖靈AI智駕體系,都實現了智能駕駛技術的重大突破。
然而,盡管越來越多的車企將AI技術作為產品的標簽,但這些車型是否真的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呢?汽車的發展歷史已逾百年,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汽車始終以駕駛者為中心。而AI汽車則是一種全新的移動智能機器人,擁有學習與決策能力,能夠與用戶進行實時深度交流。然而,目前大多數車型所配備的智能駕駛系統僅能實現L2級別的智能輔助功能,距離真正的AI汽車還有很大的差距。AI汽車需要達到L4甚至L5級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并具備類似人類的認知能力,以適應用戶的出行需求。
對于消費者而言,將身家性命交給AI智駕汽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改變用戶的傳統認知對于車企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然而,回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同樣面臨著諸多質疑和阻礙,但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普及到大街小巷。因此,AI智駕汽車被接受也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對于想要進行AI汽車轉型的車企而言,需要突破大量的技術瓶頸。AI智駕汽車需要算力、算法以及數據三大核心要素的支持,而傳統車企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來進行相關研發。因此,造車新勢力在AI汽車領域的推進更為積極。
極越汽車CEO夏一平曾表示:“沒有500億做不好智駕。”這句話揭示了AI智能汽車量產落地、平穩運行所需的巨大投入。因此,想要消費者真正認可AI智駕汽車,車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