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產業轉型步伐的加快與市場格局的深刻變革,2024年的汽車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動蕩。這一年中,不僅傳統4S店面臨嚴峻挑戰,汽車維修行業同樣步入了一個轉折點。
自去年以來,汽車4S店關門潮的預警持續響起。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從2020年到2023年,全國范圍內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退出市場,平均每年有超過2600家店關門大吉。今年,這一趨勢仍在加劇,上半年已有近2000家4S店退網,而下半年的情況更為嚴峻,多地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紛紛發出警示,提醒消費者警惕4S店突然閉店帶來的風險。
在銷售端發生劇變的同時,汽車維修行業也在新能源車的沖擊下陷入困境。新能源車銷量的快速增長,讓許多傳統汽修廠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新能源車銷量達到975萬輛,同比增長33.9%,10月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更是高達52.9%,連續四個月突破50%大關。預測顯示,到2025年,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將接近50%,而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保有量有望達到1億輛,年銷售量將達到2000萬輛,市場占有率超過70%。
然而,新能源車的普及卻給汽車維修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傳統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工作原理截然不同,維修經驗無法直接移植。有專業人士預測,未來五年內,隨著新能源車市場份額的快速擴大,傳統汽修廠將面臨無車可修的尷尬局面。新能源車沒有傳統油車的三大件,維修項目大幅減少,僅剩換輪胎、雨刮、濾芯、剎車片等常規保養項目,遇到大故障,只能更換電子元件,而這些元件往往難以從非原廠渠道獲取。
深圳汽修行業銷售額的大幅下滑,成為這一趨勢的縮影。目前,全國約有80萬家汽車維修企業,但具備新能源車維修能力的不足5%,其中能提供精準維修服務的更是寥寥無幾。新能源車三電系統的高集成度和高壓電特性,使得維修門檻大幅提高。傳統修理廠往往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資質和專業人才設備,難以涉足新能源車維修領域。即使具備維修條件,新能源車的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也使得維修過程變得復雜而低效。
新能源車廠商對維修服務的嚴格把控,也進一步壓縮了第三方維修廠的生存空間。許多新能源車廠商提供三電終身質保,但對維修服務的要求極為苛刻。由于新能源車換代速度快,配件種類繁多,第三方維修廠往往難以獲取配件,即使獲取到,也可能因電子元器件加密而無法互換使用。近年來,已有特斯拉專修店因使用非法破解的解碼軟件和使用篡改電池數據等手段維修新能源車而被提起訴訟。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汽車維修行業正積極尋求轉型之路。然而,在新能源車的浪潮下,這一轉型之路注定充滿荊棘。許多業內人士感嘆,如今的工作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穩定,能堅持五年就已經算是難能可貴。在變中求生存,已成為汽車維修行業的新常態。
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不斷擴大,汽車維修行業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更加嚴格的監管。如何在這場變革中站穩腳跟,成為汽車維修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