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價格戰白熱化,供應商夾縫中求生存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車企之間的價格戰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銷售終端,而是逐漸蔓延到了上游供應鏈。近日,網絡上流傳的一封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的郵件截圖,再次將車企與供應商之間的博弈推向了風口浪尖。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封郵件是比亞迪為了應對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向供應商提出的一項降價要求。比亞迪方面表示,為了增強自身乘用車的競爭力,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因此希望從2025年1月1日起,供應商所供貨產品降價10%。對此,比亞迪官方回應稱,這是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并非強制要求,雙方可以協商推進。
然而,這并非個例。有報道稱,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也向供應商發出了類似的降價要求。多家汽車供應商表示,目前車企提出的降本要求明顯提升,5%的降本比例已成為零部件領域的中位數,甚至有超過半數企業被要求“年降”幅度在5%到10%之間。
在車企的強大壓力下,供應商們不得不尋求應對策略。一些大型、品牌型供應商由于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能夠通過與車企簽訂對賭協議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降價壓力。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小型供應商來說,情況則不容樂觀。他們往往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么接受降價要求,犧牲部分利潤;要么拒絕降價,但可能因此失去訂單,甚至被擠出市場。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一些供應商開始嘗試向更上游的供應商轉移壓力。他們通過與上游供應商進行降價談判,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自身的毛利率水平。然而,這一策略并非總能奏效。越是在產業鏈的上游,降價空間往往越小,供應商們往往難以繼續傳導壓力。
盡管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仍有部分供應商保持了盈利狀態。某乘用車座椅供應商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的業務目前正處于上升期,客戶的訂單量不斷上升。然而,他也坦言,對于行業未來的走勢感到擔憂。車企之間的價格戰越來越激烈,供應商們已經趨近于盈虧臨界點,一旦價格繼續下降,很可能面臨虧損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供應商已經開始調整市場策略,尋求新的增長點。他們不再僅僅依賴于傳統的汽車市場,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汽車后市場。通過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和配件更換服務,他們希望能夠在汽車后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利潤。
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小型供應商來說,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隨著車企之間價格戰的持續升級,他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成為了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