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淮汽車宣布尊界車型的預售價區間為100萬至150萬之后,其股價出現了明顯的跳空低開現象,這一舉動不僅影響了江淮自身的市場表現,還連帶拖累了整個汽車板塊。市場對此反應強烈,擔憂情緒溢于言表。
尊界車型試圖復制的,是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成功案例。賽力斯在華為的助力下,憑借問界M9成功打入50萬豪車市場。問界M9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智能駕駛技術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針對中產家庭用戶,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提升。特別是其貨車夾擊碰撞測試的表現,恰好擊中了中產家庭對于車輛安全的關注痛點,加上當時理想L7車禍事件的對比效應,使得問界M9在市場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然而,尊界車型的市場定位與問界M9截然不同。其售價高達百萬級別,豪華配置一應俱全,如星空頂、后排香檳冰箱等,但在品牌文化沉淀方面,尊界顯然無法與奔馳S級、勞斯萊斯、邁巴赫等傳統豪車相提并論。因此,尊界需要依靠技術來支撐其定價,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尊界定價體系的核心。
然而,對于百萬級別的豪車市場來說,智駕功能的重要性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在這個價格區間內,很多車主都有自己的專屬司機,因此他們并不需要親自駕駛車輛,智駕功能的存在與否,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并不重要。相反,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豪華感。
尊界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現,并未能像問界M9那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盡管其搭載了華為的L3自動駕駛架構,以及主動式后輪轉向等先進技術,但在消費者心中,缺乏像問界M9那樣通過貨車碰撞測試所帶來的安全感。因此,尊界需要在安全性和舒適感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以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尊界在品牌沉淀方面也存在明顯的不足。與問界M5、M7逐步積累市場信任與口碑不同,尊界一上市就瞄準了百萬級別的價格區間,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相對陌生。在這種情況下,尊界需要借助華為的技術品牌來提升溢價能力。然而,這也引發了一些市場的擔憂:如果江淮汽車無法憑借自身的品牌和技術實力打造出百萬級別的豪車,那么僅僅依靠華為的品牌加持,是否足以支撐其高端市場的定位?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技術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個成功的豪車品牌,不僅需要擁有先進的技術實力,還需要在品牌文化方面進行長期的積累和沉淀。比亞迪的仰望U8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基于四電機驅動技術“易四方”打造的車型,不僅擁有原地坦克掉頭、螃蟹橫移等獨特的功能,更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強大的品牌形象。
相比之下,尊界在技術和品牌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短板。其試圖通過高售價和豪華配置來打動消費者,但在缺乏品牌文化沉淀和技術實力支撐的情況下,這一策略顯然難以奏效。因此,江淮汽車需要深刻反思其市場策略,重新審視尊界車型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