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諾賽科(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諾賽科”)成功取得IPO備案,標志著其向港交所上市的征程邁出了關鍵一步。這家公司在2024年6月遞交了招股書,正式啟動了上市計劃。
英諾賽科專注于氮化鎵功率半導體行業及其生態系統的創新,是全球范圍內少數能夠實現8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量產的公司,同時也是能夠提供全電壓譜系硅基氮化鎵半導體產品的行業領導者。公司的產品線涵蓋了分立器件、集成電路、晶圓及模塊等多種氮化鎵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可再生能源及工業應用、汽車電子及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
從財務表現來看,英諾賽科的營收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顯著增長。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6821.5萬元、1.36億元和5.93億元。然而,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率卻持續為負,2021年至2023年的毛虧損分別為1.82億元、3.94億元和3.62億元。
在運營和凈利潤方面,英諾賽科同樣面臨較大壓力。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運營虧損分別為10億元、11.76億元和9.83億元;期內虧損則分別為34億元、22億元和11億元。經調整后的凈虧損也保持在較高水平,分別為10.81億元、12.77億元和10.16億元。
資金鏈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英諾賽科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9億元,整體財務狀況較為緊張。
在股權結構方面,英諾賽科的執行董事包括WeiweiLuo博士、Jay Hyung Son、吳金剛博士和鍾山。非執行董事包括汪燦博士、張彥紅女士和崔米子女士,而獨立非執行董事則包括黃顯榮先生(榮譽勛章)、易繼明博士、楊士寧博士和陳正豪博士。
IPO前,WeiweiLuo博士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英諾賽科約29%的權益,并通過一系列投票權安排,與Jay Hyung Son共同構成了控股股東集團,合計控制公司約34.48%的股權。
英諾賽科的股東結構還包括多家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其中,招銀成長、吳江產投、SKChina等持股比例較高,分別持有11.73%、6.22%和5.81%的股份。其他股東如鈦信五期、武漢光谷芯、珠海港灣等也分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財務壓力,但英諾賽科在氮化鎵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技術實力仍然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和技術的不斷升級,英諾賽科有望在該領域實現更加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