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科技的進步,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的購車首選。早在2016年,有關部門便規定,乘用車企業需為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這一規定,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額外的保障。
如今,首批享受8年質保的新能源汽車正逐步走出質保期。這些車輛的動力電池狀況如何?車主們的“電池焦慮”是否有所緩解?這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多位2016年前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表示,他們的車輛動力電池出現了明顯的衰減。更換電池價格高昂,而賣車又難以得到理想的價格。二手車商林嘉偉透露,由于當時的電池技術有限,二手車的售價也受到了影響。
對此,清華大學教授宋健指出,七八年前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全性相對較弱,電池包管理系統尚未完善。他特別提到,電池中的隔膜在老化后,破碎的可能性增大,一旦破碎,正負極短路,就可能引發火災。
然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總工雷萬波則認為,動力電池在8年后并不一定會出現問題。他表示,電池的使用壽命取決于產品設計、用戶工況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他建議,車主在質保期結束后,找專業機構對車輛和電池進行健康度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決定電池的去向。
雷萬波還提到,近年來,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都有了顯著提升。例如,現在的B級以上車型續航普遍達到700公里,而A級車續航也在五六百公里左右。針對運營車、出租車,寧德時代還開發了長壽命電池,服務里程可達80萬公里以上。充電速度方面,現在的最快補能水平已縮短至10分鐘左右。
億瓦研究院創始人黃山同樣表示,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都有了明顯提高。他提到,現在電池的循環壽命普遍能達到3000次,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電池異常起火后,有5分鐘的逃生時間已成為強制標準。
在走訪多家新能源汽車4S店時,記者了解到,不同品牌對整車質保時間的規定有所不同。部分品牌甚至對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控系統)提供終身質保。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質保政策通常附帶一定的前提條件,如車主認證、原廠配件更換以及非營運車輛等。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品牌對旗下車型提供“三電終身質?!保也幌奘兹诬囍鳎瑱嘁妗案嚥桓恕?。這一舉措旨在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成本,讓車主更加安心、放心地使用車輛。
然而,對于“車電同壽”的期望,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目前主流電池技術仍無法保證這一點。他提到,雖然有些車企在宣傳固態電池等新技術,但這些技術目前尚不成熟,沒有大規模應用。
關于是否應調整現有的質保期規定,黃山認為,這需要考慮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于消費者來說,質保期的延長可能增加信心,但并非決定性因素。隨著電動車越來越像電子產品,以及消費者換車頻率的增加,質保期的調整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