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近期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再度展現出其獨特的策略與效率。特斯拉副總裁陶琳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透露,2024年特斯拉對供應鏈伙伴的付款周期再度縮短,現已縮短至大約90天,相較于去年有了進一步的優化。
陶琳在發言中進一步強調了特斯拉的成本控制理念,她表示:“在給供應商快速回款的同時,我們并不需要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彌補這一成本。我們的成本控制策略是基于技術革新提升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開支。”陶琳還指出,特斯拉在保障供應商利益的同時,持續在研發和生產上加大投入,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陶琳的此番言論似乎與近期比亞迪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動向形成了鮮明對比。比亞迪在其成立三十周年之際,宣布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并預計全年銷量將突破420萬輛大關。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比亞迪向供應鏈發出了降價10%的呼吁,希望通過此舉提升旗下乘用車的市場競爭力。
特斯拉與比亞迪在供應鏈管理上的不同策略,無疑反映了兩者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不同定位和戰略考量。特斯拉通過縮短付款周期和優化成本控制,旨在進一步鞏固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而比亞迪則試圖通過降低成本來增強價格優勢,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市場挑戰。
這一對比不僅揭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也反映了不同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所采取的不同策略。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如何更好地管理供應鏈、控制成本并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成為各車企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