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運集團發布了一份簡短的重整聲明,正式承認了公司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這份聲明雖不足500字,卻透露出這家山西知名民營企業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困境。
回顧大運集團的發展歷程,公司積累了1500余項核心技術專利,其產品不僅遍布全國,還遠銷至亞洲、歐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如今大運集團卻以“流動資金遭遇階段性周轉困難”來形容其現狀,并透露已有多家投資機構在洽談戰略合作,以期推動公司的有序重整。
作為大運集團的核心業務,大運汽車涵蓋了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等多個領域。但此次重整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包括大運新能源汽車和遠航汽車,而重卡等商用車板塊則不在重整范圍之內。
關于大運汽車的破產傳聞早在一個月前就已在網絡上流傳。有網友自稱是遠航汽車的研發人員,透露公司內部多位領導和同事正在積極尋找新工作,以應對可能的失業風險。底盤部門僅剩的十余人中,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消息稱公司內部部分員工已被強制休假一周,且未通知復崗時間,期間也沒有提供工資和補償。
盡管遠航汽車回應稱背靠大運集團不會輕易倒閉,但困境已然顯現。11月1日,江蘇凱迅達高鐵傳動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分別申請了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破產重整。此次重整聲明的落款正是這三家公司的重整管理人。
大運集團由山西運城小伙遠勤山于1987年創立,起初他靠倒賣摩托車起家,后在家鄉開辦了摩托車零售店,并逐漸發展成為國內外多個品牌摩托車在運城的銷售代理。1997年,遠勤山成立了通達集團,專注于摩托車銷售,成為山西最大的摩托車經銷商。隨著摩托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遠勤山決定自己制造摩托車,并先后成立了太陽摩托和大運摩托品牌。其中,“風馳天下,大運摩托”的廣告語更是讓大運摩托迅速走紅,年產超150萬輛。遠勤山也因此在2021年的胡潤百富榜中以46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
然而,遠勤山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摩托車。2004年至2010年間,大運集團先后進入重型卡車、輕型卡車和中型卡車領域。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的重視,2016年大運集團以新能源商務車入局,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2022年,大運集團推出了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遠航汽車。
遠航汽車在2022年8月的成都車展上首次亮相,一口氣推出了四款大型車型,包括純電轎車Y6、Y7和純電SUV H8、H9。然而,與大運集團此前切入摩托車、卡車賽道不同,遠航汽車入局較晚,錯過了市場先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遠航選擇了“拿來主義”,通過與華為、阿里巴巴、博世等知名供應商合作,快速入市。
盡管如此,遠航汽車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據懂車帝數據顯示,遠航Y6和H8在10月的零售銷量分別為738輛和26輛,但終端銷量卻寥寥無幾。有業內人士指出,遠航汽車大量積壓在經銷商處,終端用戶真實購買量少。記者走訪了上海、杭州等地的直營門店發現,門店內銷售稀少,進店看車的顧客更是屈指可數。
遠航汽車的銷售經理表示,集團并未給他們規定月銷KPI,即使一輛車也沒賣出去,銷售經理和店內銷售仍有穩定的月收入。但來看車的人數平均一天只有1-2組,且真正下定買車的人很少。遠航汽車目前在售的兩款車型都屬于大型車,在一線城市中并不吃香。同時,遠航汽車也被指為“組裝車”,缺乏記憶點和自身特色,除了智駕系統是大運集團自研外,其他部件都是外采,導致新車造價高企,成本難降。
遠航汽車的銷售模式也在調整中,線下直營門店數量正快速減少。有知情人士透露,集團內部已調整遠航的營銷政策,一線城市的直營門店未來會陸續關閉,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或只保留一家。遠航汽車董事長遠勤山曾表示,公司在渠道布局上采取差異化策略,但如今直營門店的大量關閉和經銷商的匱乏,無疑給遠航汽車的銷售渠道帶來了巨大挑戰。
大運集團的重整背后,是遠航汽車全面“水土不服”的體現。從產品、渠道到營銷,當根深蒂固的商用車思維與市場不適配后,大運汽車需要一場由內到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