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近日宣布,雙方已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延期文件,標志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根據協議內容,上汽大眾計劃在2026年前推出三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并首次引入兩款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早在兩年前,大眾汽車中國前CEO馮思瀚曾公開批評增程式技術,認為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該技術并非最佳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也只是過渡性技術。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轉變,大眾汽車的態度似乎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簽約儀式上透露,上汽大眾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18款新車,其中15款將專為中國市場開發,顯示出大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眾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出三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兩款增程式車型,這一決策似乎標志著大眾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認知和策略正在發生轉變。
那么,為什么大眾會改變對增程式技術的看法呢?首先,國內增程式車型市場表現出色,尤其是高端SUV市場,增程式車型憑借可以上綠牌、享受購車政策優惠等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其次,增程式車型的開發難度相對較低,發動機僅作為“大號充電寶”,為電機和電池供電,無需參與驅動車輪,因此設定和調校更加簡單,制造成本也相對較低。
增程式車型在市場上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品牌的關注。例如,理想、問界等自主品牌的高端車型均采用增程式技術,并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這些車型不僅為品牌貢獻了可觀的利潤,也進一步推動了增程式技術在市場上的普及。
面對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上汽大眾也在積極調整戰略。在燃油車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上汽大眾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而新能源市場尤其是增程式車型市場的蓬勃發展,為上汽大眾提供了新的機遇。因此,上汽大眾決定在推出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同時,加碼增程式車型的研發和推廣。
作為國內合資品牌的佼佼者,上汽大眾對中國市場的了解無疑更為深入。在日系競品仍在燃油車市場相互廝殺時,上汽大眾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新能源市場的機遇,并果斷采取行動。未來,隨著上汽大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不斷投入和布局,相信其將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