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車市場,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那非“價格戰”莫屬。從年初至年末,降價風潮幾乎未曾停歇,各大車企競相推出優惠,仿佛不降價就難以在市場中立足。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中,車企們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以今年第三季度為例,盈利狀況的差異之大,或許會讓人大跌眼鏡。
比亞迪作為行業的新領軍者,無疑是盈利車企中的佼佼者。其憑借2011億元的營收和116.1億元的凈利潤,成為季度內唯一一家營收突破2000億、凈利潤超百億的上市車企。盡管比亞迪也是價格戰的積極參與者,但其憑借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以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依然保持了21.9%的毛利率,有效緩解了單車凈利下滑(同比減少17%,至0.9萬元)帶來的壓力。
長城汽車同樣在價格戰中展現出了不俗的盈利能力。盡管銷量有所下滑,但長城汽車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了單車收入,連續三個季度凈利潤超過30億元。這得益于其在硬派越野SUV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出口業務的持續增長。
吉利汽車也是傳統頭部車企中盈利表現亮眼的一員。得益于吉利銀河、極氪兩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吉利汽車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2%,達到24.6億元。吉利汽車近期頻繁調整品牌布局,顯然正瞄準更大的新能源市場。
在新勢力車企中,理想和賽力斯的盈利勢頭也值得關注。理想第三季度銷量同比增長45.4%,達到15.28萬輛,盡管凈利潤同比微降0.3%,但28.1億元的凈利潤依然可觀。賽力斯在華為的賦能下,M7和M9系列車型在高端市場表現出色,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3.5倍,達到24億元。
然而,并非所有車企都能在價格戰中保持盈利。上汽集團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僅為2.8億元,同比大跌93.6%,遠低于市場預期。長安汽車凈利潤也同比下滑66.4%,至7.5億元。廣汽集團則更為艱難,繼去年四季度后再度陷入虧損,凈虧損達到14億元。
新勢力車企中,蔚來、小鵬、零跑等也處于虧損狀態。蔚來三季度凈虧損達到51.4億元,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小鵬汽車第三季度凈虧損18.1億元,零跑第三季度凈利潤虧損6.9億元。盡管這些車企的虧損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但仍面臨不小的壓力。
就在市場關注車企盈利狀況之時,一則關于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的消息再次引發關注。據網傳郵件顯示,比亞迪要求供應商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這無疑預示著2025年的價格戰將更加激烈,車企們的生存之路將更加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