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與大眾集團近日共同宣布,雙方已決定將上汽大眾的合資協議期限延長至2040年。這一決策標志著兩大汽車巨頭對中國市場持續看好的堅定信心。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掌門人貝瑞德對此表示:“此次合資協議的續約,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我們與上汽集團的深厚合作關系,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市場在大眾全球戰略中的核心地位。在新的合作協議框架下,我們將為上汽大眾在新興技術領域注入更多研發資源,共同推動技術創新。”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則強調:“在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外雙方應攜手并進,通過技術共創和持續創新,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我們將繼續與合作伙伴緊密合作,為上汽大眾注入更多技術動力,開啟合資合作的新篇章。”
上汽大眾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合資車企之一,曾在車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15年,上汽大眾超越一汽-大眾,成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并連續四年保持這一領先地位。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上汽大眾的市場表現逐漸下滑。從2019年起,上汽大眾被一汽-大眾反超,銷量持續下滑。2020年至2023年,上汽大眾的銷量分別為150.55萬輛、145.71萬輛、124.20萬輛和121.50萬輛,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了8.01%。
面對這一挑戰,上汽大眾也在積極尋求變革。今年7月,上汽集團宣布人事調整,原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不再兼任該職務,由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海龍接任。與此同時,上汽大眾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并計劃推出更多新能源車型。今年5月,上汽集團與大眾集團旗下奧迪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智能數字平臺,并計劃推出三款純電動車型,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上市。
上汽大眾還在年內推出了全新途觀L Pro、全新帕薩特等重要車型,并計劃到2030年推出包括15款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車型和8款純電動車型在內的共計18款新車型。從2026年起,上汽大眾還將推出2款基于CMP平臺的純電動車型、3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和2款增程式車型,以豐富其產品線并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然而,盡管上汽大眾在電動化轉型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其在純電車型市場尚未打造出爆款產品。目前,上汽大眾已上市的ID.4X、ID.6X和ID.3三款純電車型在市場上的表現并不突出。在全球汽車行業迎來“大洗牌”和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上汽大眾面臨著來自新勢力和華系品牌的激烈競爭。未來,上汽大眾能否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