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上海迎來了第九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4)的盛大召開。峰會期間,國科新能創始合伙人、本屆峰會主席方建華先生,就創投資本與動力電池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主旨演講。
方建華先生憑借其獨到的見解和前瞻視角,系統剖析了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輝煌成就、顯著優勢以及面臨的種種挑戰與機遇。同時,他著重強調了創投資本在推動動力電池行業發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異軍突起,尤其在市場規模、技術創新、產業鏈構建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展現出卓越的全球領導力。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出貨量高達1202.6GWh,同比增長25.6%。中國鋰電池產業以887.4GWh的出貨量,占據全球市場的73.8%,再次證明了其領航地位。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動力電池產業不斷取得突破。2024年,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接近180Wh/kg,部分高鎳三元鋰電池更是突破了250Wh/kg大關,為電動汽車的長續航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正加速布局高鎳、硅基、富鋰錳基以及固態電池等前沿產品,智能化生產設備已廣泛應用,精細化管理生產流程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國鋰電池產業同樣表現出色。動力電芯成本從2010年的4-5元/Wh降至目前的0.4-0.5元/Wh,這一降幅不僅得益于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進一步擴大了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領域的優勢。
然而,中國鋰電產業也面臨著嚴峻挑戰。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內卷現象愈發突出,眾多電池企業面臨收入增長而利潤未同步提升的困境。同時,鋰電池產能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僅為61%,鋰電池價格大幅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困境。融資環境也面臨嚴峻挑戰,IPO進程收緊,創投項目退出渠道阻塞,眾多鋰電池企業深陷資金困境。
方建華先生指出,中國鋰電池產業正處于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創投資本這“三駕馬車”的協同驅動。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產業升級是必由之路,而創投資本則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催化劑。
在科技創新方面,產業界應堅守技術底線,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引領產業升級。同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引領資本而非被資本綁架。例如,固態電池雖然前景廣闊,但產業化之路仍任重道遠,產業界應將當前的微創新和降本增效作為主要研發方向。
在產業升級方面,應注重生態友好性,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等手段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產品品質的持續提升。同時,電池廠家應給予上游設備、材料供應商更多關注和支持,共同構建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在創投資本方面,創投機構應更加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為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創投資本不僅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加速器”,更是被視為第一資本,為科技初創企業和研發項目注入鮮活“血液”,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高效轉化。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中國鋰電池產業仍有望迎來復蘇曙光。高盛研究報告指出,隨著資本支出的削減和需求增長的逐步恢復,2024年有望成為本輪下行周期的谷底,未來兩到三年內行業產能利用率有望回升至55%-60%水平。這意味著,在經歷了短暫調整后,鋰電池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針對動力電池行業的投資建議,方建華先生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戰略選擇至關重要,企業應明確自身戰略定位,選擇戰略投資人而非財務投資人,選擇耐心資本而非套利機構。其次,企業應合理估值入場,避免高估風險,確保既能獲得必要資金,又能避免未來因無法實現盈利而喪失接續資本的風險。最后,企業應審慎規劃未來發展路徑,既要把握市場機遇,又要防范潛在風險,通過持續創新與技術升級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最后,方建華先生引用了“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先生的名言:“沒有風險投資,建設創新型國家難以實現。”他強調,風險投資不僅為初創企業和成長期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更作為一種創新激勵機制,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進程。因此,企業在與資本合作的過程中,更應注重選擇那些能夠助力企業長期健康發展、共同推動行業創新的戰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