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巴黎國際車展的聚光燈下,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一番話,不僅回顧了企業走過的曲折道路,也預示著其重振旗鼓的決心。他特別感謝了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指出雷軍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自己不愿深入CEO角色的問題。而就在同一月,即11月19日,小鵬汽車與小米不約而同地發布了各自標榜為“史上最強”的財報。
小米的強勢表現得益于其新車型SU7的熱銷,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首次單獨列出,收入高達97億元人民幣。而小鵬的輝煌則源自子品牌MONA推出的M03車型以及升級版P7+,成功扭轉了自G9風波以來持續的市場頹勢。
盡管雷軍對何小鵬的幫助讓小鵬汽車重新回到了造車新勢力的前列,但小米汽車在財務上依然面臨虧損的困境。同樣,小鵬汽車雖然營收和交付量創新高,但前三季度虧損近45億元的事實依然不容忽視。
汽車工業作為標準化的代表,規模經濟是其盈利模式的核心。小米汽車有傳統手機業務的支撐,還能獲得資本市場的耐心。然而,對于已經成立十年的小鵬汽車而言,走出低谷后面對的是新能源車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
關于小鵬汽車的這次復蘇,外界評價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小鵬找到了打造爆款的方法,也有人認為這是向市場妥協的結果,只是從危機中暫時解脫,并未完全康復。而真正的關鍵,不在于從這份“最強財報”中解讀出成功的秘訣,而在于探索出一條通往未來的可行之路。
在小米SU7發布時,蔚來、小鵬、理想三家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齊聚一堂,為雷軍捧場。與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的意氣風發相比,何小鵬和蔚來創始人李斌在臺下默默記錄著演講的內容。小米SU7的成功,證明了極致性價比策略在新能源車市場同樣奏效,小鵬的MONA和蔚來的樂道便是對這一策略的響應。
在MONA M03發布會上,當售價公布的那一刻,雷軍恰好舉杯喝水,他的沉默或許是對小鵬汽車成功推出“紅米汽車”的欣慰,也可能是感受到了來自新競爭對手的壓力。MONA M03的起售價在10萬元左右,與小米SU7的目標客戶群體高度重合,且女性用戶占比顯著,成為小鵬汽車的翻身之作。
MONA M03上市后的市場表現令人矚目,上市52分鐘大定數量即破萬,48小時更是超過3萬臺。小鵬P7+的上市也刷新了記錄,3小時訂單突破31528臺。這兩款車型的火爆,不僅在于價格優勢,更在于其超越同級別的產品配置。小鵬汽車通過連續推出低價爆款,雖然帶來了財務虧損的擔憂,但最新財報中的毛利表現卻有所提升,這與其與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密不可分。
在智駕路線上,小鵬汽車也經歷了從堅持激光雷達到轉向純視覺方案的轉變。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P7+車型上,還延伸到了動力路線上。在今年的小鵬科技日上,何小鵬宣布進入增程賽道,并發布了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這一決策背后,是增程式路線在市場上的火爆以及小鵬汽車不愿再次在行業趨勢上掉隊的決心。
如今的小鵬汽車,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曾經的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小理,如今已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理想汽車憑借連續八個季度的盈利和20%以上的毛利率,成為最會賺錢的新勢力;蔚來則因持續投入換電路線而承受較大的財務壓力;而小鵬汽車雖然在財報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依然存在較大的財務虧損。
除了老對手的競爭,小鵬汽車還需要警惕新的有力競爭者。零跑汽車以黑馬之姿崛起,小米汽車則幾乎霸占著行業內外的話題熱搜。在財報對比中,零跑汽車的營收和凈虧損表現均優于小鵬汽車,這給小鵬汽車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盡管小鵬汽車在端到端大模型量產落地方面與特斯拉并駕齊驅,但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在AI訓練集群上的投入巨大,成本高昂。國內同行如理想、蔚來等也在紛紛轉型端到端智駕方案,百度、阿里、華為等互聯網大廠也不會放過智駕市場的份額。在消費側感知上,AI汽車與現有的AI產品相比,更像是錦上添花,遠未達到革命性的程度。
歸來的何小鵬和小鵬汽車,在押注未來的同時,也必須警惕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如何在群雄逐鹿的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將決定小鵬汽車能否在AI汽車的賽道上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