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終的臨近,各大汽車制造商紛紛揭曉了未來幾年的新車與技術藍圖。這些規劃,樂觀地看,是“描繪未來”,而悲觀者則稱之為“畫餅”。固態電池,這一在今年4月引發廣泛討論的技術,近日再次成為焦點。上汽集團回應投資者關切時透露,計劃在2026年實現全新一代固態電池的量產,其能量密度將超過400Wh/kg,遠超當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本田亦不甘落后,公開了自研固態電池生產線,并計劃在2030年前將其應用于量產車型。
面對續航里程的瓶頸,不少車企選擇增加電池容量,而小鵬汽車則另辟蹊徑,致力于提升續航的實際效用。然而,液態電池的自放電現象以及對環境溫度的敏感性,使得純電動車的使用痛點依舊存在。固態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穩定的電解質以及適配高功率快充技術的潛力,成為了車企眼中的香餑餑。奔馳、豐田等主流車企亦對固態電池寄予厚望。
盡管有人質疑車企的固態電池計劃不過是“畫餅”,但若固態電池能夠早日落地,純電動車市場或將迎來顛覆性變革。今年年初,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全固態電池預計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產業化。然而,有業內人士透露,國內電池企業在固態電池技術上的進展迅速,可能在未來兩年內實現大范圍應用。
國產汽車品牌中,除了上汽集團,長安、東風、廣汽、奇瑞、比亞迪均計劃在2026年發布全固態電池。電池企業方面,欣旺達和鵬輝能源同樣瞄準了2026年的量產目標,而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則計劃在2027年將固態電池小批量裝車。海外品牌亦不甘示弱,豐田、日產、大眾等均在固態電池領域投入巨資,以期實現技術彎道超車。
從各品牌的發展進度來看,固態電池有望在2026年實現量產上車,但考慮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適應過程,大規模應用可能還需等到2028年至2030年間。然而,車企為了搶占新能源市場的先機,可能會加速固態電池的量產進程。目前,固態電池在關鍵技術上已取得顯著進展,如華為公布的硫化物固態電池專利,能在10分鐘內充滿電,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
隨著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固態電池作為遠超液態鋰電池的產品,其技術落地將可能重塑市場格局。然而,固態電池量產仍面臨導電性、制造工藝、生產成本、穩定性等多方面的挑戰。盡管如此,考慮到車企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投入力度,后續研發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關于固態電池對增程式汽車的影響,有觀點認為,固態電池的高續航、快充等優勢可能削弱增程式汽車的市場地位。然而,固態電池與增程式技術的共存甚至融合亦有可能。固態電池的高充放電功率和能量密度,或能彌補增程式汽車在饋電狀態下的不足,降低能耗,提升用戶體驗。盡管固態電池技術仍處于實驗室階段,且成本高昂,但其在2026年實現量產的可能性較高。然而,大規模應用仍需時間和企業體系的支持,預計2030年左右將是固態電池真正實現大規模投入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