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賽西威(股票代碼:002920)正式公布了其2024年度針對特定投資者的A股股票發行募集說明書(申報稿),同時,該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再融資狀態顯示為“已受理”。此次定增計劃,德賽西威擬募集資金不超過45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大項目:18億元投資于德賽西威汽車電子中西部基地建設項目(一期),19.8億元用于智能汽車電子系統及部件生產項目,另有7.2億元將用于智算中心及艙駕融合平臺的研發。
根據募集說明書,這些募投項目均與德賽西威的主營業務緊密相關,旨在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優化資本結構,并提升公司的財務穩健性。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賽西威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進行增發。此前,公司通過IPO募集了20.4億元資金,用于多個汽車電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這些項目已于2022年6月前全部完成。
德賽西威作為國際領先的移動出行科技公司,專注于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其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網聯服務等前沿領域。在《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中,德賽西威位列第89位。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德賽西威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座艙域控供應商裝機量排行中占據領先地位,市場份額達到16.7%。
德賽西威的合作客戶涵蓋了多家國內自主品牌和頭部車企,包括理想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廣汽埃安、長城汽車、小鵬汽車、比亞迪等。同時,德賽西威還是英偉達全球六家Tier1合作伙伴中唯一的大陸廠商,這進一步凸顯了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然而,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的加速,德賽西威所處的智能化汽車賽道逐漸由藍海變為紅海。來自傳統汽配廠商如均勝電子、華域汽車以及中科創達等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使得德賽西威的毛利率在過去幾年中有所下降。從2021年的24.6%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20.55%,2023年的毛利率也僅為20.44%。
除了傳統汽配廠商的轉型,來自非汽車行業的跨界挑戰也日益加劇。例如,過去專注于手機屏幕的京東方、TCL,以及為榮耀、小米、華為等廠商供貨的長信科技等,都開始轉型進入汽車智能化賽道。這些新競爭對手的加入,無疑將進一步擠壓德賽西威的市場空間,使其面臨客戶流失的風險。
盡管德賽西威的業績在過去幾年中保持高速增長,但亮麗的業績背后也隱藏著一些隱憂。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規模持續高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應收賬款和存貨總額高達126億元,占總資產的65%。同時,公司的資本開支也非常龐大,2024年前三季度在產能及建設上的投入超過10億元。在雙重壓力下,公司的有息負債達到11.5億元,貨幣資金僅為6.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3.02%。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利潤率被擠壓的背景下,德賽西威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此次定增計劃的實施,將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然而,如何有效應對市場競爭、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財務穩健性,仍是德賽西威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截至11月25日收盤,德賽西威的股價報127.8元,下跌1.54%。這一市場表現或許反映了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擔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