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的東風延鋒汽車座椅有限公司內,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工人們正忙碌于新能源汽車座椅的生產。這一景象,正是湖北自2022年以來積極推動汽車等重點產業轉型發展的生動寫照。一幅幅繁忙的生產畫面,映射出該省供應鏈平臺體系建設的顯著成效。
位于湖北的雷迪特公司,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汽車散熱器制造商之一,其新開發的新能源汽車液冷板正在進行嚴格的性能測試。這批總額超過10億元的產品,預計明年將供應給全球汽車巨頭斯特蘭蒂斯,為后者的7款車型電池包提供關鍵的冷卻解決方案。這一訂單的促成,得益于長江汽車鏈平臺的精準撮合。
鏈式發展已成為現代產業最為顯著的特征。湖北自2022年起,便著手搭建多層次、多領域的供應鏈平臺體系,旨在形成一張橫向覆蓋廣泛、縱向深入到底的供應鏈網絡。如今,這些供應鏈平臺如同針線般,將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服務要素緊密串聯,為湖北重點產業的躍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湖北省內的12家省級供應鏈企業共搭建了10個供應鏈數字化平臺,累計實現成交額高達1939億元,注冊用戶數更是突破了千萬大關。這些平臺不僅促進了交易量的顯著提升,更在撮合訂單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
以長江汽車鏈為例,該平臺自今年5月上線以來,已累計撮合了大量訂單。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武漢汽車經銷商,通過長江汽車鏈平臺成功對接外貿資源,并順利簽下了價值30億元的2萬臺整車出口訂單。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平臺上不勝枚舉,充分展示了供應鏈平臺在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方面的巨大潛力。
除了汽車行業,湖北還在紡織、醫藥、磷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布局供應鏈平臺,通過高效順暢的供應鏈體系串聯起采購、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這些平臺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還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提高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整體運行效能。
以潛江市佳興服飾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通過華紡鏈平臺找到了合適的原材料供應商,整體采購成本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同樣,湖北還通過“楚道云鏈”“聯鏈通”等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鏈式思維降低產業供應鏈的融資成本,為產業鏈提供了綜合性的金融優化方案。
在科技創新領域,湖北同樣引入了供應鏈思維。以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通過湖北科創供應鏈線上平臺發布了技術需求,并成功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攻關,突破了關鍵部件的量產瓶頸。這一合作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推動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湖北的供應鏈體系建設,正推動著該省現代化產業的加速躍升。通過精準匹配供需、降低生產成本、促進技術創新等方式,這些供應鏈平臺正在為湖北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