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眾汽車公司與工會的矛盾日益激化,引發廣泛關注。
在接受采訪時,大眾品牌CEO托馬斯·舍費爾直言不諱地表示,公司必須削減產能以適應當前形勢。他透露,大眾正計劃采取一系列成本削減措施,包括關閉部分零部件工廠和整車廠。對于是否真的會關閉工廠,舍費爾并未完全否定這一可能性。
“我們必須直面產能過剩和成本過高的問題,不能僅靠短期措施拖延,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舍費爾強調。
關于裁員問題,舍費爾表示,雖然部分員工減少可通過自然減員和提前退休實現,但這還遠遠不夠。他透露,大眾的重組計劃應在3-4年內完成,以避免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后。
在談及中國市場時,舍費爾表現出堅定信心。盡管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價格戰給海外汽車制造商帶來巨大壓力,但大眾仍計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他認為,中國的價格戰不會永遠持續,大眾有望繼續保持在中國國際汽車制造商中的領先地位。
然而,舍費爾的言論引發了工會的不滿。工會方面警告稱,如果大眾在即將到來的薪酬和產能談判中未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工會將從12月開始組織罷工。工會代表強調,他們的要求是大眾不得關閉工廠和大幅裁員。
此前,大眾工會曾同意降低薪水的方案,但此次談判中雙方的分歧依然顯著。工會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聲稱這些建議可以節省15億歐元的勞動力成本,而無需關閉工廠。大眾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員工代表對降低成本和削減產能持開放態度的積極信號。
然而,來自德國各地的數千名工人在大眾沃爾夫斯堡總部外舉行了示威游行,表達了對裁員和關閉工廠的擔憂。他們揮舞著橫幅,高呼口號,要求大眾保障他們的未來。
除了裁員和關閉工廠外,大眾還要求員工減薪10%。舍費爾表示,由于歐洲市場需求疲軟且德國工廠的勞動力成本高昂,這一舉措對于大眾的未來競爭力至關重要。他透露,大眾已在其他國家工廠成功降低了成本,工資和薪資水平明顯較低。
舍費爾還表示,大眾計劃在2026年底前改善財務狀況,并在次年推出多款新車型,包括經濟實惠的入門級電動汽車。他透露,大眾已通過節流措施節約了75億歐元,但仍需再節約40億歐元。
為應對當前困境,大眾董事會和管理層已率先垂范,減少了固定工資和放棄了部分加薪及通脹調整。然而,由于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工會方面已警告稱,將在下一輪談判前開始警告性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