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龍志騰,授權轉載發布。
微信公眾號在近期版本更新中增加了“我的商店”功能。公眾號運營者申請開通該功能后,即可以通過文章中插入“我的商品”卡片方式,借助粉絲力量帶貨創收。
字母榜體驗后發現,與公眾號關聯的微信小商店內所有貨品,目前都可以通過公眾號后臺編輯器內的“我的商品”插入到文章模板內。
該功能其實早在去年6月份就已被微信開放內測。此番正式上線背后,不難看出微信借用公眾號流量,做大小商店生態的意圖。
對于仍以廣告收益為主營收入的自媒體來說,微信小商店的全面上線,不禁讓人重新想起羅振宇2016年演講中提到的,“公眾號主應該放棄廣告性收入,專做帶貨”的大膽假設。
不過,受限于當時微信電商工具的不完善,加上羅振宇將商業中心轉向了知識付費的自家APP羅輯思維上,后面對公眾號帶貨的關注和投入也就越來越少。
相比當前公眾號主在微信生態內使用的有贊、微店等電商工具,與公眾號在后臺直接打通后的微信小商店,可以讓公眾號主在店鋪運營管理上,掌握更多的便捷優勢和成本優勢。
申請開通微信小商店后,公眾號主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登陸界面,就可以掃碼進入商城系統,具體操作路徑和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完全一致。微信小商店管理者,也可以像運營公眾號一樣,通過綁定個人微信號的方式,為店鋪增加管理者和客服人員等,方便共同打理店鋪。
唯一的區別是,公眾號主通過手機登錄,進入的是小商店界面,而非公眾號平臺界面。
不過,眼下的微信小商店尚有一些操作體驗上的不便之處,留待完善。
例如,目前公眾號后臺和微信小商店后臺不能同時在一臺電腦上登錄。用戶在登錄店鋪后臺時,公眾號后臺自動被擠下線。用戶只有退出登錄狀態,才能再次掃碼進入公眾平臺。
而且,雖然公眾號后臺設有“我的商店”tab作為店鋪跳轉入口,但仍需要手機掃碼才能進入店鋪后臺。
此外,在方便運營者在店鋪后臺和公眾號后臺的來回切換上,微信官方也暫不支持。
A
新上線的微信小商店,最吸引公眾號主的亮點,就是免費。
對比有贊、微店等目前主流的微信電商工具,盡管它們也有免費開店的如有贊微小店等,但如果想實現將商品插入到文章、或是在電腦端登錄等功能,則要繳納最低6800元的年費用。
年費之外,這些電商工具還收取交易手續費,如有贊會扣除買家訂單實付金額的0.6%。
舉例來說,如果公眾號主在有贊的分銷市場中,上架了一個傭金為1%的商品,減去0.6%手續費,最終訂單金額的0.4%,才是其到手實際收入。
這意味著,公眾號主想要收回每年6800元的開店成本,最少得賣出170萬元的貨物。
對于粉絲基數不大的腰部以下公眾號主來說,想通過微信公眾號帶貨賺錢,也就成了不切實際的空想。
微信小商店的推出,有望幫助所有公眾號主將空想變為現實。盡管微信小商店也有交易手續費,但公眾號主卻不必再為年費發愁。
對于部分公眾號主擔心自建供應鏈成本過高、無貨可帶等問題,微信小商店通過引入京東、拼多多、當當、有贊等第三方平臺的方式,予以解決。
對于眾多沒有選品能力的公眾號主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較大的吸引力。
不過從長遠來看,公眾號主想實現羅振宇所講的那樣,關注持續復購的價值,建設自身的供應鏈體系仍十分重要。
這套邏輯在時下大熱的直播帶貨中已得到驗證。“主播帶貨,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很重要。一般來說,某一平臺的頭部主播,都會與供應商簽訂一個獨家合同。該供應商的貨品,不能再供給平臺內的其他主播。”一位頭部主播的供應商告訴字母榜。
B
除了降低開店成本,微信小商店給公眾號主帶來的另一大優勢是,在插入商品時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
截至目前,微信小商店的“帶貨返傭”商品欄中,已經涵蓋了食品飲料、家居日用等二十多個大品類。
為方便公眾號主快速尋找到心儀商品,微信小商店還通過簡單分類模式,輔助公眾號主進行決策:
追求單品利潤的公眾號主,可以選擇“高傭金”商品;追求帶貨數量的公眾號主,可以選擇平臺“高銷量”商品;即便是不知道如何平衡利潤和銷量關系的公眾號主,也有官方“精選”的商品方便挑選。
這種自由選品模式,對于一些中小公眾號主來說,既節約了很多操作上的時間成本,又方便公眾號主根據自身粉絲特點,進行針對性帶貨。
事實上,在公眾號內插入廣告內容早已不是新鮮事兒。
微信公眾后臺自帶的廣點通廣告,就是以算法推薦的方式,推薦給閱讀文章的用戶,而公眾號主則可以通過點擊次數賺取傭金。
不過,過去公眾號主無權決定文章展示的廣告內容和廣告形式,很容易出現廣告和文章定位不相匹配的情況,從而影響公號的品牌形象。
作為商品廣告的微信小商店,或將幫助公眾號主改變這一窘境。通過對商品內容的自由把控,公眾號主就能讓所選商品更貼合自身的文章內容和品牌調性。
除了文章內插入商品外,公號主還可以將商店小程序鏈接插入到自定義菜單內,增加商品被購買的機率。
但微信小商店的這套帶貨返傭玩法,仍然引起了一些公眾號主的擔憂。
一方面,作為廣告變種的微信小商店,其以卡片形式直接插入到文章內的舉措,勢必影響粉絲的沉浸式閱讀體驗,頻繁操作之下不排除發生粉絲流失的風險。
另一方面,返傭金額完全依靠粉絲的購買量。以微信小商店中的華為平板電腦為例,其在京東上的價格為5099元,公眾號主的實際帶貨收益一臺僅為45.89元,收益率不足1%。
對于一些單價較低的書籍、食品等品類,雖然收益率可以達到10%以上,但受限于低客單價,能為公眾號主帶來的收益也十分有限。
以當前狀態看,微信小商店對粉絲基數大的公號或許會更加友好。
c
除了幫助公眾號主完成線上流量的銷售轉化,微信小商店的另一利好,可能體現在掌握線下流量的品牌商家。
這類品牌商家可以利用公眾號的官網特點,與微信小商店相結合,實現交易轉化。尤其是那些奢侈品品牌,微信小商店相當于幫其找到了一個有著流量富礦的線上營銷渠道。
用戶在瀏覽文章內容的同時,便可以直接觸達到心儀商品,完成下單,直接省去了通過文章跳轉到小程序商店后,再重新選品的困擾。
這種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對奢侈品牌的線上交易轉化,無疑會起到助推作用。
此外,微信小商店還有望讓一些手握線下流量的本地商家,在本地生活領域,獲得一個在美團和餓了么之外的銷售渠道。
從配套設施上看,微信小商店目前已經支持同城配送和到店自取功能。借助公眾號的內容生態,微信小商店就能夠幫助一些在本地有號召力的商家實現新的交易轉化。
像麥當勞等連鎖商家,之前在利用公眾號營銷時,大多只能通過優惠劵發放等方式引導消費,一些折扣套餐也只能通過文字介紹等方式觸達潛在消費者,這直接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
但是隨著微信小商店和公眾號生態體系的打通,消費者通過文章直接跳轉到商品詳情頁購物得以實現。
作為當下中國互聯網第一大流量池,手握海量用戶的微信,一直對電商領域心存野望。
從微信搜一搜接入京東商品,到今年騰訊惠聚入駐九宮格等,都可以看作是微信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開設中心入口,幫助小程序商家實現全新流量轉化的嘗試。
此番公眾號、微信小商店之間的數據打通,則進一步放大了微信內的私域流量價值。
微信的此番動作,或是其寄希望通過內容生態的私域流量,為電商業務導流的又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