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舍費爾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公司重組計劃的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悉,為了削減高達40億歐元(約合302.67億元人民幣)的成本,大眾汽車可能不得不采取裁員和關閉工廠的舉措。
這一表態立即加劇了與工會之間的緊張關系。工會方面已明確表示,如果公司在薪酬和產能談判中無法提出滿意的解決方案,他們將在12月發起罷工,以抗議可能的裁員和工廠關閉。
在接受采訪時,舍費爾坦言,大眾汽車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著眼于削減過剩產能和成本。他強調,拖延問題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最終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關于裁員問題,舍費爾表示,雖然大部分裁員將通過自然離職和提前退休等方式實現,但這些手段并不足以解決全部問題。他透露,大眾的重組計劃應在3到4年內完成,而不是拖延到2035年。因為在他看來,延遲重組只會讓大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
舍費爾還透露,大眾汽車還要求其核心單位VW AG的員工削減10%的薪水。他解釋說,歐洲對電動車的需求恢復緩慢,而大眾在德國的勞動成本遠高于同行公司及其在南歐和東歐的工廠。這使得大眾在成本控制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盡管公司已經通過節省措施取得了大約75億歐元的利潤增長,但舍費爾表示,仍需再節省40億歐元(約合302.67億元人民幣)才能達到目標。他坦言,目前大眾“并不認為能”完全避免關閉德國工廠的命運,而這種關閉不僅限于汽車制造廠,還可能包括零部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