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備受矚目的2024年廣州車展上,新款一汽奧迪Q6L e-tron的亮相無疑成為了全場焦點,引發了奧迪粉絲們的熱烈討論。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隨之浮現:面對燃油版和純電版,消費者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針對這一疑問,有觀點認為,對于那些愿意等待純電版上市的消費者而言,奧迪Q6L e-tron的電動版本或許是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這一判斷的依據在于,盡管燃油車的驅動平臺存在明顯的級別差異,但電動版車型的驅動平臺卻幾乎不存在高低之分。
燃油車中,部分車型之所以選擇縱置發動機平臺,是因為這一布局能夠實現前后軸荷的平衡,這是前驅車型難以達到的效果。例如,大眾汽車的MQB平臺就采用了橫置發動機布局,其兩驅車型多為前驅,前橋軸荷通常大于后橋,導致前輪抓地力更強。這種特點在MQB平臺打造的四驅車型中也普遍存在,尤其是適時四驅車型,實際上仍以前驅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奧迪也擁有縱置發動機平臺,但Q6燃油版卻采用了MQB平臺,與大眾途昂、攬境等車型共享這一平臺,且尺寸相近。從近期的零售銷量數據來看,奧迪Q6燃油版的市場表現或許能為消費者提供一些參考。
相比之下,奧迪Q6L e-tron則是基于純電動汽車平臺PPE打造。在電動汽車領域,無論是中低端還是中高端車型,其驅動平臺都大同小異。由于電動機體積小、重量輕,可以靈活布置在后懸架之間,因此中高端車型普遍采用后置電動機方案。同時,四驅方案也相對簡單,各大車企多采用“前電機+后電機”的組合。
因此,奧迪Q6L e-tron很可能會采用主流的后置后驅或雙電機四驅方案,并搭載800V平臺。在驅動平臺方面,它不會遜色于其他品牌的同級車型。換句話說,同級別的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已經高度同質化,消費者在選擇時更多地會關注品牌、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因素。
然而,在智能駕駛技術尚未達到L5級別的今天,消費者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仍然會回歸到對品牌的考量。喜歡什么品牌,就選擇什么品牌,這一原則在電動汽車時代依然適用。而對于燃油車來說,由于橫置和縱置發動機平臺的巨大差異,消費者在選擇時則需要更加關注驅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