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動車“守護者”唐文龍:以技術之光擦亮“中國名片”
在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南寧車輛段,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動車地勤機械師,他的名字叫做唐文龍。在動車維修領域,他如同一位細心的醫生,用精湛的技術為動車“把脈”,確保每一趟列車都能安全、高效地運行。
報廢件庫,一個常人眼中堆滿“垃圾”的地方,卻是唐文龍的“寶藏庫”。在這里,他像尋寶者一樣,仔細搜尋著每一個可能還有維修價值的報廢件。尤其是動車車載有線電話控制放大器,這些價值不菲的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往往會被視為廢物丟棄。然而,在唐文龍的手中,它們卻煥發了新生。
圖中,唐文龍正專注地修理電路板,每一個焊點、每一塊芯片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通過潛心研究控制放大器的內部原理,唐文龍不僅掌握了修復這些設備的核心技術,還為單位節省了巨額成本。幾年間,他攻克了40余項元器件維修技術,每年為單位節省500余萬元。
唐文龍的技術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小就對電器構造著迷的他,雖然有著極強的動手能力,但在初入職場時也曾面臨諸多挑戰。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師傅陳崗,一位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陳崗的指導下,唐文龍迅速成長,從發電車乘務員到動車組機械師,他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技術夢想。
動車組結構精密,電氣圖紙復雜,但唐文龍從未退縮。他利用休息時間,仔細研究每一種車型的構造,將各個零部件位置爛熟于心。在高鐵組,他更是如魚得水,短短一年時間就脫穎而出,成為動車診斷機械師。
然而,唐文龍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技術攻關需要不斷創新,需要不斷挑戰自我。于是,他開始在報廢件庫中尋找靈感,致力于“修舊利廢”。在他的帶領下,“致遠大師工作室”應運而生,報廢件得到了有效利用,維修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10月,唐文龍團隊研發的《一體化作業自助安全防護系統》項目在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屆“青創先鋒”創新創效大賽中榮獲金獎。這個項目的誕生,源于唐文龍對作業流程的深入思考。他觀察到傳統作業方式存在繁瑣、效率低等問題,于是帶領團隊探索遠程控制技術,最終成功打造出一套全自動的安全防護系統。
在唐文龍看來,中國高鐵的成功離不開無數人的努力。作為基層鐵路人,他深感責任重大。他說:“我們要把‘中國名片’越擦越亮,讓中國高鐵領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