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是最近才意識到,部分用戶沒上云是卡在了域名這一步。”在青云科技云平臺及服務高級總監陳海泉看來,盡管企業上云進行得轟轟烈烈,云原生、容器等技術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企業上云的兩極分化現象也愈發明顯:一邊是后知后覺的企業被域名注冊這上云第一步卡住,一邊是數字化先行企業從邊緣場景上云轉向核心業務上云。
兩極分化的現象使得青云科技意識到,所提供的云平臺,不僅要提供一站式上云服務幫助客戶實現“傻瓜”式上云,也要在性能、功能、穩定性等方面足夠堅實,滿足面向云原生、AI等場景。
為此,青云科技對包括QingCloud云平臺在內的全線產品進行升級,旨在基于云原生技術,以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構筑數字新基建。
的確,經過疫情的洗禮,數字化轉型真正成為各行各業的必答題,中國企業的數字化進程也提前了3-5年。
“企業數字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戰略數字化、業務數字化以及組織數字化。” 青云科技董事長兼CEO黃允松認為,企業要想實現數字化的終極目標,需要“一把手”成為數字化領袖,帶領實現戰略視野與思維的轉型,并在頂層設計上統一建設數字基建底座。
在此基礎上,企業還需要借助云原生等技術開發應用以顛覆業務模式與管理流程,并匯聚全域、全產業數據切實產生智能,改變業務決策認知與方法。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成為真正的數字化企業。
云原生、全產業數字化,也是青云科技的關鍵詞。青云科技發布端到端云原生戰略,并推出多款云原生新品及新功能,包括KubeSphere容器生態家族、云原生塊存儲QingStor NeonIO、云原生分布式文件系統HydroFS、云原生數據庫RadonDB、低代碼全象云平臺、云平臺等。
其中,低代碼全象云平臺為首次亮相。這是一個基于云原生、用于輔助企業構建各類數字化應用的工具和集成平臺,具備低代碼開發能力、API聚合能力、IDaaS系統連接能力、各類應用組件集成能力以及生態共創能力,可滿足企業快速開發和運營數字化應用需求。
在此,我們可重點關注QingCloud云平臺的升級。“云平臺對用戶來說最重要的需求包括三個方面:使用體驗是否便捷、流暢?能否始終穩定運行?功能是否豐富。”長期與客戶打交道的陳海泉,對企業上云的理解簡單透徹。
自然,這三點也是QingCloud云平臺本次升級的重點。如為提供更便捷的用戶體驗,青云科技對QingCloud云平臺的管控臺進行了全新的視覺及交互設計,并增加了工作臺視圖,平臺化、服務化、業務化的導向更加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
為滿足云原生、AI場景所需的穩定性,QingCloud云平臺發布新一代企業級云服務器e3和新一代裸金屬云服務器,并推出完整的災備方案。分別來看,相比上一代企業級云服務器,e3單核性能提升20%、HTTPS卸載能力提升150%,同時網絡延時25μs、存儲寫延遲50μs。
與e3同硬件平臺的新一代裸金屬服務器,在性能、穩定性以及宕機恢復能力方面更進一步。“我們將原本占用CPU資源的網絡、存儲負載全部轉移到DPU芯片,這樣CPU能盡可能多的管理業務,業務能更加穩定高效的運行。”陳海泉透露。
在災備方案上,青云科技提供了完整的應對策略。如企業可通過QingCloud管控臺隨時發起災難演練,以驗證災備切換的效果,陳海泉認為,這是QingCloud 云平臺在業務連續性上的差異化優勢。“傳統云平臺多借助第三方做備份,客戶根本不知道災備系統到底是否可用。我們自己做災備并提供演練服務,會讓客戶覺得更靠譜。”
為滿足企業更豐富的云平臺需求,QingCloud云平臺也推出了彈性高性能計算服務EHPC、對公網流量作入侵檢測防護的云防火墻、針對私有云的安全資源池、關系型數據庫TiDB服務、針對實時計算需求的大數據工作臺、一站式音視頻服務和由AppCenter全面升級的云市場也發布上線。
不難發現,一站式音視頻服務以及云市場的推出,意味著QingCloud云平臺的服務將更加多元。“企業想要從購買域名開始的一站式上云體驗,所以我們會在云平臺上配齊所有相關服務。” 陳海泉解釋了推出音視頻服務的原因,“所以我們上線了超算服務、音視頻服務,后續也將上線域名服務。”
服務多元的背后,是QingCloud云平臺更加開放的支撐。“我們會聚焦自身的優勢,諸如音視頻這些服務更多封裝合作伙伴的能力,共同服務好客戶。” 陳海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