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一場聚焦科創100指數新質生產力的調研活動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佼佼者——經緯恒潤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博時基金攜手上海證券報聯合發起,吸引了包括國信證券在內的多家機構投資者及媒體代表,共計超過50人參與。一行人深入經緯恒潤天津研發中心及先進制造工廠,近距離感受這家企業的創新活力與制造實力。
經緯恒潤,作為汽車電子行業的領軍企業,致力于為汽車及無人駕駛領域提供全方位的電子產品、研發服務、解決方案以及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方案。自2022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以來,公司業務發展迅猛,電子產品業務占比超過70%,其余則來自研發服務和解決方案。其汽車電子業務涵蓋車身和舒適域、底盤控制、新能源和動力系統、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六大領域,新簽訂單持續增長,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調研活動中,經緯恒潤的EMC實驗室、整車步入式測試區、潔凈室及環境溫濕度試驗箱區等研發設施成為了參觀亮點。這些實驗室不僅獲得了CNAS認證,還配備了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設備,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檢測服務。隨后,一行人前往智能工廠,見證了智能料倉、SMT產線和全自動組裝產線的運作,感受到了經緯恒潤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硬實力。
經緯恒潤董事會秘書鄭紅菊在交流中強調,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三位一體”的業務布局、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及先進的質量管理和智能制造能力上。她提到,公司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占比高達79.09%,碩士及博士以上學歷員工占比超過55%,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同時,經緯恒潤還獲得了多項國際認證,并在江蘇南通、天津及馬來西亞設有生產工廠,年產能高達4156萬個控制器。
對于未來發展方向,經緯恒潤表示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智能駕駛、車身域控、新能源和動力、底盤域控及自研工具軟件等關鍵技術領域,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業務占比。
博時科創100指數ETF基金經理唐屹兵在調研活動中分享了對智能駕駛產業鏈投資機遇的看法。他認為,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深刻改變汽車行業的競爭模式和格局,智能化水平將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國作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駕駛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將帶動軟件解決方案、硬件端激光雷達、攝像頭等新增需求的增長。
唐屹兵指出,從產業鏈角度看,智能駕駛領域的投資機遇可分為軟件和硬件兩部分。軟件方面,雖然汽車廠商特別是新勢力更多傾向于自主研發,但硬件方面如激光雷達、傳感器和攝像頭等由于智能駕駛帶來的新增需求,具有較高的邊際價值增量。
此次“科創100指數新質生產力調研行”活動是上海證券報社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繼“科創中國”走進科創板公司活動、“科創50”、“科創100指數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后,再次舉辦的年度大型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科創100指數成份股公司,博時基金與投資者一同深入了解了中國科創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價值,全力支持科創板塊做大做強做優,促進市場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博時科創產品系列的重要一員,博時科創100指數ETF自2023年9月正式上市以來,備受投資者青睞。截至調研活動當日,該ETF規模已達81.41億元,在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隨著科創板的不斷成長,博時科創100指數ETF已成為投資者把握科創板投資機會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