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路特斯:改名“蓮花”難掩業績困境
在美股市場,路特斯科技(LOT.US)近期公布了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揭示了這家豪華電動跑車制造商面臨的嚴峻挑戰。盡管總收入實現了105%的顯著增長,達到6.53億美元,但凈虧損卻同比擴大了27%,達到6.67億美元。毛利率更是從去年的11%下滑至9%,顯示出盈利能力的下降。
具體到第三季度,路特斯實現了2.55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36%,銷量也增長了54%,達到2744輛。然而,這些積極的數字并未能掩蓋其盈利能力下滑的事實。第三季度,公司凈虧損達到2.06億美元,調整后凈虧損為2.09億美元,與一二季度相比均有所擴大。毛利率更是驟降至3%,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5%,也低于今年前兩個季度的18%和9%。
路特斯今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勢頭并未能在下半年得以延續。年初,公司曾預測2024年全年銷量將達到4.7萬輛,但隨后在4月和8月兩次下調銷量目標,最終將目標鎖定在1.2萬輛。然而,根據前三季度7600輛的銷量和前十個月8631輛的銷量來看,路特斯要在最后兩個月內實現月均1700輛的銷量,才能完成年度目標,難度極大。
除了市場表現不佳,路特斯的股價也遭遇了重創,從上市時的17.99美元/股的高位下跌超過七成。這既是因為公司業績未能達到預期,也是因為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的放緩,導致投資者對純電動車企的信心下降。
面對困境,路特斯開始調整戰略。在廣州車展期間,公司推出了“路遙”超級混電技術,標志著其從全面純電化的目標轉向更加多元化的動力解決方案。路特斯CEO馮擎峰表示,燃油車仍有很長的生命周期,純燃油、純電動、混合動力、增程都是動力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為了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和銷量,路特斯還決定將使用了七年的中文名稱“路特斯”改回“蓮花”。馮擎峰表示,這一決定是因為“蓮花”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有著深刻的印象和感情。然而,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改名可能有助于提升品牌認知度,但要想真正提振銷量,還需要靠產品實力和市場表現來說話。
回顧過去幾年的銷量數據,路特斯的表現并不理想。盡管2023年創下了年度交付新紀錄,但與同級別的法拉利、保時捷等品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蓮花”這個名稱更多停留在小眾超跑品牌的印象上,而真正讓消費者認知這個品牌,還是吉利接手后以“路特斯”名稱推出的車型。因此,改名或許只是路特斯尋求突破的一種嘗試,但能否成功,還需看其后續的市場表現和產品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