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中美科技領域的較量再次成為焦點,起因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私人飛機被曝飛往華盛頓,參加特朗普的當選慶?;顒?。這一事件被解讀為中美科技競爭的新信號,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
特斯拉早在今年9月宣布,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FSD(Full Self Driving)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和歐洲推出,目前正等待監管部門的批準。FSD的入華備受期待,被視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一大突破,與Model 3的國產化同等重要。特斯拉的FSD系統采用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通過大幅減少代碼行數,提高了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
端到端自動駕駛方案被視為未來趨勢,它摒棄了傳統的分模塊設計,通過模擬懂規則的個體(如老司機)來實現自動駕駛。這種方法減少了代碼復雜性,降低了對大量碼農的依賴,轉而依賴強大的機器學習算力。特斯拉的端到端方案,通過海量數據學習,使車輛行駛更加類人,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中國市場,不僅特斯拉在推進端到端方案,國內新勢力車企也紛紛跟進。小鵬汽車在今年5月發布了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計劃在第三季度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智能駕駛。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公開場合表示,理想將在第三季度向測試用戶推送端到端+VLM(視覺語言模型)的智駕方案。華為更是直接,發布了智駕“乾崑”ADS 3.0,強調“越開越好開”“行駛更類人”,展現了新一代端到端智駕方案的特征。
在這場端到端的競賽中,魏牌藍山NOA的提前落地尤為引人注目。魏牌藍山NOA的成功,離不開其背后的合作伙伴元戎啟行。元戎啟行是國內最早將端到端模型測試車跑在城市公開道路的方案商,早在2023年3月就確定了端到端方向的研發,8月就完成了道路測試。這使得魏牌藍山成為國內最早實現端到端落地的車型之一。
在傳感器配置上,魏牌藍山采用了與問界M7相似的方案,配備了1顆128線束激光雷達、3顆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共計27個傳感器。這一配置確保了數據采集的一致性和高質量性,為端到端方案的訓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新勢力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上,除了仿真測試外,還注重實車測試。長城汽車智能駕駛團隊正在全國各地展開密集的實車測試,通過數據閉環和數據引擎的推動,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長城汽車采用規則代碼的方式進行安全兜底,這種做法雖然需要勇氣,但確保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元戎啟行創始人周光表示,對于智能駕駛公司來說,量產最大的意義在于提供數據。對于端到端模型來說,一定數量的車輛在路上運行是保證模型不斷進化的關鍵。目前,魏牌藍山NOA每月銷量超過六千臺,預計明年將達到10萬臺的保有量。這將為元戎啟行的端到端方案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推動其技術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