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歐洲知名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導體在一場投資者活動中宣布,將攜手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共同推進40nm微控制器(MCU)的本土化生產。這一合作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底在中國落地實施。
意法半導體的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在活動中強調,中國市場對于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不僅是規模最大的市場,更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與本土制造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對于意法半導體而言,具有極其關鍵的戰略意義。
盡管近期工業和汽車芯片市場遭遇了一定的挑戰,意法半導體年內已三次調整年度營收預期,但公司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公司計劃到2030年,實現營收200億美元,營業利潤率超過30%的目標。為此,意法半導體制定了2027至2028年的中期發展規劃,旨在通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實現180億美元的營收和22%至24%的營業利潤率。而與華虹宏力的合作,正是這一規劃中的關鍵一環。
意法半導體的40nm技術集成了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和高性能模擬設計能力,可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此次與華虹宏力的合作,不僅將意法半導體的技術實力與華虹宏力的本地化制造優勢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還優化了成本結構,增強了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這一舉措也充分展現了意法半導體“中國設計、中國創新、中國制造”的本地化策略。
事實上,意法半導體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早已展開。2023年,公司就與三安光電合作,在重慶建立了一家專注于8英寸碳化硅芯片制造的合資晶圓廠。該廠分為兩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產能為5千片/每月,第二階段將提升至10千片/每月。意法半導體還在深圳設有封裝測試廠,進一步強化了其在中國市場的供應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