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夜色籠罩的城市中,小柴的夜跑之旅意外揭露了汽車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穿過繁華的4S店集中區域,一家破敗的門店如同孤島般顯眼,映襯出行業的冷暖不均。
回到家中,社交媒體上的一條熱搜更是將合創汽車的困境推至臺前——“傳合創汽車拖欠賠償金,廣州總部僅50余人”。這條簡短的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據知情人士透露,合創汽車自今年7月大規模裁員后,廣州總部已縮減至約50人維持運營,且員工被迫遷往南沙區辦公。更令人震驚的是,裁員賠償金的發放也遭遇了拖延,員工們焦急地等待著本應于10月底到賬的補償。
不僅如此,合創汽車的困境還遠不止于此。早在今年6月,就有員工爆料稱工資被拖欠,而早在4月,績效工資便已停發。合創汽車還面臨著與多家供應商的糾紛,包括中汽研、廣州汽車檢測中心等,并已多次被提起訴訟。
合創汽車的APP也出現了問題,用戶無法進行注冊,甚至在驗證環節就遭遇了障礙。這一系列的問題,讓人們對這家曾經閃耀的新星充滿了擔憂。更令人唏噓的是,合創汽車在今年廣州車展的缺席,無疑為其困境又添上了一筆。
回溯合創汽車的歷程,其前身為廣汽蔚來,由廣汽和蔚來共同組建。然而,隨著蔚來和廣汽各自的發展重心轉移,合創汽車逐漸成為了被遺棄的孩子。盡管后來珠江投管集團注資成為大股東,并更名為合創汽車,但似乎并未能改變其命運。
車主們成為了這場危機的直接受害者。隨著合創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后的全線停擺,車主們面臨著車輛維修無門、保險拒保等困境。有車主表示,自己的車輛出現問題后,客服系統沒有響應,而當地的4S店也已撤走。更有車主擔心,自己花了幾十萬購買的車輛,隨時可能變成一堆廢鐵。
合創汽車的困境,不僅讓車主們心痛不已,也讓那些曾經對它寄予厚望的投資者們失望透頂。據統計,僅珠江投管與廣汽集團兩大股東,就向合創汽車投入了近50億元的資金。然而,如今這些資金卻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