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小米集團業績創歷史新高,汽車業務成新增長點
小米集團近日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難掩興奮之情,稱此次業績為“史上最強”。財報數據顯示,小米營收連續三個季度穩健增長,凈利潤維持歷史高位,各業務板塊均表現出色。其中,汽車業務尤為亮眼,成為推動集團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小米汽車在本季度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不僅月交付量成功突破2萬輛大關,營收規模也逼近百億元,毛利率更是超越了多家新勢力車企,與特斯拉持平。這一成績打破了外界對小米造車的種種質疑,展現了小米汽車在交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上的強勁實力。
銷量方面,小米汽車在本季度持續攀升。特別是小米SU7系列新車,交付量達到39790輛,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10月份,小米汽車工廠單月生產量及新車交付量均突破2萬輛,這一成績對于一款新車而言尤為難得。更小米SU7在11月13日完成了第10萬臺整車的下線,創造了新車企10萬臺最快下線紀錄;11月18日,又提前完成了10萬臺交付目標,彰顯了小米汽車的強大交付能力。雷軍在微博上透露,小米汽車全年將沖刺13萬輛交付目標,較上一季度的12萬輛目標有所提升。
營收方面,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在第三季度總收入達到97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95億元,逼近百億大關。這一成績意味著小米汽車已經成為小米集團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與手機、IoT產品共同構成了小米的三條增長曲線。
毛利率方面,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17.1%,與特斯拉(剔除碳積分影響后)持平,優于蔚來和小鵬等新勢力車企。雖然汽車等創新業務在本季度經調整凈虧損為15億元,但較第二季度的18億元已明顯收窄。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在媒體會上表示,小米汽車仍處于大投入期,隨著規模擴大和成本優化,毛利將會有所改善。
在智能化方面,小米汽車的全棧自研路線取得了顯著成果。雷軍曾透露,小米汽車自官宣造車以來,研發團隊堅持正向研發,從底層核心技術出發,用“十倍投入”造一輛好車。這一策略在智能駕駛、智能底盤和智能座艙等方面均得到了體現。小米智能駕駛用戶活躍率超85%,總行駛里程超8000萬公里,NOA里程占比高達82.4%,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在智能底盤方面,小米汽車實現了量產一代、發布一代、預研一代的跨越式發展。而智能座艙方面,小米自研的澎湃OS已經上車,形成了人車家全生態設備的聯動,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在高端化方面,小米汽車采取了與手機不同的策略,高舉高打,初見成效。小米SU7超過56%的用戶是蘋果用戶,女車主占比也達到一半,成功吸引了高端用戶和女性用戶。特別是小米SU7 Ultra量產版的亮相,預售價高達81.49萬元,預訂10分鐘小訂訂單已超3680臺,其中10%為女性用戶預定,被親切地稱為“大女主座駕”。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也為小米在高端汽車市場打開了新的空間。
小米汽車的成功不僅體現在銷量和營收上,更在于它與小米在手機、家電等品類上的高端化形成了協同效應。這一成績的取得,再次證明了小米在創新能力和市場洞察力上的卓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