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江西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江西,這個位于中國中部的省份,近年來在新能源領域異軍突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新余市,憑借其在鋰鹽生產方面的卓越表現,年產量已占全國總量的24.6%,并在氫氧化鋰出口方面位居全國首位。而宜春市,則因豐富的鋰云母資源被譽為“亞洲鋰都”,吸引了諸如國軒高科、寧德時代等鋰電行業巨頭紛紛落戶。
上饒市同樣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大放異彩,是全國最大的光伏產業組件生產基地之一。晶科能源,這一鏈主企業,其累計組件出貨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9月底,江西省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已達到513家,其中光伏產業155家,鋰電產業34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13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江西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并非偶然。早在多年前,江西便前瞻性地布局了光伏、鋰電等新能源產業,通過不斷提升配套供給能力,現已形成涵蓋新能源上游制能、中游儲能、下游用能的全產業鏈體系。2023年,該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469.3億元,成為推動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資源優勢的加持下,江西各地紛紛搶抓發展機遇,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集群優勢。宜春市憑借豐富的鋰礦資源,吸引了眾多鋰電行業頭部企業的入駐,形成了“宜春現象”。新余市則以贛鋒鋰業為龍頭,構建了完整的鋰電產業鏈,成為全球鋰電版圖中的重要一環。而上饒市則依托光伏產業,形成了從硅片到組件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產業的快速集聚。
技術創新是推動江西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孚能科技、晶科能源等企業不斷突破關鍵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贛鋒鋰業更是憑借其在鋰行業的深厚積累,率先實現了固態電池的量產及裝車運營,為江西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江西省還加強新能源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光伏、鋰電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科技創新聯合體,凝聚創新合力。
政策引領是江西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堅實保障。近年來,江西省從省級層面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明確目標任務,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鋰電和光伏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提振行業信心,江西省還出臺了多項針對性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地區和部門也因地制宜、發揮所長,推動新能源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邁進。
在政策的引領下,江西新能源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新項目不斷簽約投產,老項目增資擴產,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同時,江西還積極推動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上饒、新余等地建成全國首個光伏、鋰電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新能源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針對鋰電新能源產業出現的“鋰冶煉渣消納處理和利用技術”難題,江西省科技廳主動對接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推動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先導專項,提出全鏈條解決方案。江西省還積極組織招商、合作對接會等活動,推動企業間合作對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江西省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也在不斷攀升。截至今年10月底,江西電源總裝機已達7024萬千瓦,同比增長15.92%,其中風光新能源裝機是2020年底的2.37倍,提前完成“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目標。這一系列成就不僅彰顯了江西新能源產業的強勁實力,更為江西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