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近日舉辦的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正式宣告了一項名為“番禺行動”的三年計劃,標志著這家老牌汽車巨頭正式步入轉型的快車道。該計劃的核心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重塑廣汽形象,實現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超過60%,并挑戰200萬輛的自主品牌銷售目標。
廣汽集團的這一戰略調整,正值汽車市場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時刻。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與燃油車的式微形成了鮮明對比。數據顯示,廣汽集團在今年前十個月的汽車產量和銷量均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其中合資品牌的表現尤為疲軟,自主品牌也未能幸免。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廣汽集團決定走出舒適區,從依賴合資品牌轉向押注自主品牌,從繁華的珠江新城CBD搬遷至番禺區,與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和廣汽研究等核心部門并肩作戰。這一決策不僅關乎廣汽的未來,也將直接影響到廣州作為“汽車第一城”的地位。
回顧歷史,廣州的汽車產業曾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在國家“三大三小”汽車基地的布局中,廣州一度被視為“搞不了汽車”的城市。然而,通過重組廣汽標致、成立廣汽本田等一系列舉措,廣汽集團逐漸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使廣州逆襲成為汽車之城。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廣州和廣汽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廣汽集團發布了“番禺行動”,旨在通過品牌引領、產品為王、科技領先和國際市場拓展四大改革舉措,打造一個全新的廣汽。根據規劃,廣汽將在未來三年推出22款新車,覆蓋純電動、增程式和插電混合動力等多種車型,以滿足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旺盛需求。
廣汽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與重慶等城市的汽車企業相比,廣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增長相對緩慢。重慶的賽力斯通過與華為的合作,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并扭虧為盈。而廣汽的自主品牌,盡管也在積極發展,但盈利水平仍不及合資品牌,且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然而,廣汽并未因此氣餒。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今年,變革更為顯著。廣汽必須適應這一變化,調整策略,以應對新的挑戰。為此,廣汽集團總部遷至番禺,與一線員工并肩作戰,以更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
廣汽的轉型不僅關乎自身的發展,也將對廣州的汽車產業產生深遠影響。作為廣州的第一大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全市的工業經濟增長。為了保持“汽車第一城”的地位,廣州也拉開了轉型的大幕,提出了打造“智車之城”的目標。到2027年,廣州計劃實現汽車產量超過3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150萬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廣州正在加快補齊汽車電子等核心部件的短板,推動整車與零部件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廣州還在推動“汽車+”跨界融合,加強汽車與能源互聯、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合作,以放大整車企業對產業生態的引領作用。
在這場轉型之戰中,廣汽集團無疑是廣州汽車產業的關鍵力量。廣汽的轉舵,不僅關乎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將直接影響廣州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的地位。隨著“番禺行動”的深入實施,廣汽能否成功轉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