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年來,中國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領跑全球市場,汽車電子行業亦隨之蓬勃發展,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一款由國內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汽車芯片成為焦點。這款芯片以指甲蓋大小的體積,實現了汽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身控制及網關通信四大領域的智慧協同,成為全球首個“四域融合”的計算芯片。據工作人員介紹,該芯片歷經2000至5000道精密工序打造而成,不僅能夠簡化車輛系統結構、降低成本,還能顯著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預計將于年底實現量產。
不僅科技企業積極投身汽車芯片研發,國內汽車廠商亦在加速布局這一領域。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DF30芯片,這是國內首款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微控制單元芯片。該芯片基于東風汽車對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根據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需求定制,標志著中國在國產車規級芯片開發模式上實現了自主創新。DF30芯片可廣泛應用于動力控制、車身底盤、電子信息、駕駛輔助等領域,填補了國內高性能車規級芯片領域的空白。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汽車芯片的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傳統燃油汽車通常需要搭載500至600顆芯片,而新能源汽車則需搭載約1000顆芯片,高智能化車型更是超過2000顆。預計未來隨著L5級自動駕駛的實現,汽車搭載的芯片數量將達到3000至5000顆以上。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國內汽車廠商和科技企業加大汽車芯片的研發力度,還促使整車企業深度參與到汽車電子尤其是汽車芯片領域,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為加快汽車芯片行業的發展,中國正積極推進相關產業標準的制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將制定30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到2030年制定70項以上相關標準,以實現對汽車芯片典型應用場景及其試驗方法的全面覆蓋。還將加快研制汽車芯片環境及可靠性、信息安全等關鍵標準,以及智能駕駛計算芯片、電動汽車用功率驅動芯片等一系列重要標準,以進一步明確各類汽車芯片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周峰指出,行業標準的制定對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發展具有支撐和引領作用。構建和完善汽車芯片行業標準體系,將有效指導我國汽車芯片產業技術的發展,支撐相關產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從而更好地滿足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