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2024年的尾聲漸行漸近,廣州車展作為本年度最后一場國際汽車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這場車展不僅是車企們年終成績的展示臺,更是未來車市風向的重要預示。據統計,共有78款全球首發車型和1171臺展車亮相,各大車企紛紛亮出絕活,力爭奪得這場年終大戰的制高點。
在車展的聚光燈下,小米汽車無疑成為了一個耀眼的明星。雷軍,這位自帶流量的企業家,不僅將小米汽車SU7 Ultra原型車帶到了現場,還邀請了代言人蘇炳添助陣,形成了“全球最快車+跑得最快的男人”的夢幻組合,成功吸引了大量關注。雷軍在車展期間頻繁現身各大車企展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最佳車模”,其人氣之高,可見一斑。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車企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擺脫同質化競爭,許多車企將目光投向了高階智能駕駛技術。小米汽車、小鵬汽車等紛紛展示了其“端到端”智能駕駛能力,而極氪、理想、長城汽車等企業也推出了自研的智駕系統,展現了車企在智能化領域的決心和實力。奔馳、華為等企業的加入,更是讓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成為了車展上的熱門話題。
除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競爭,增混市場的崛起也成為了本屆車展的一大亮點。隨著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不斷攀升,許多原本專注于純電產品的車企也開始發力混動車型,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企業紛紛推出了新的增混車型,展現了車企在多元化技術發展路線上的探索和實踐。同時,國外品牌如福特、別克等也推出了多款混動車型,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在跨國車企方面,面對全球電動化趨勢和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這些曾經的燃油車領跑者們也開始加速電動化轉型。奧迪、奔馳、寶馬等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了全新的純電動車型和電動品牌,以應對中國本土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崛起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這些新車型和新品牌的亮相,不僅豐富了市場選擇,也推動了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新階段。
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也有車企因經營不善而缺席了本屆車展。據統計,共有13個品牌未能亮相,其中包括高合、大運新能源等經營危機嚴重的企業,以及雪佛蘭、捷豹路虎等在華銷量不佳的品牌。這些缺席的車企無疑給還在賽場上的選手們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