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蘋果汽車“泰坦項目”的領導人即將離職轉投福特,蘋果表示,將對汽車項目進行重組,但不會裁撤人員。
本周伊始,即傳來爆炸性消息,蘋果汽車項目的領導人,前特斯拉公司高管,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即將轉投福特汽車公司任職。
菲爾德本人對此解釋說,他加入福特公司是希望能夠獲得一個“有所作為”的機會。菲爾德是蘋果的機密汽車計劃——“泰坦項目”——的冗長的退出者名單中的最新一員。
他是該項目七年來第四位離職的領導人。此外,在過去數月,蘋果汽車項目組還有另外三位高管離職。媒體普遍猜測,蘋果可能會終止該汽車項目。受此影響,蘋果汽車項目組人心浮動。
在蘋果為此召開的半小時情況簡報會上,蘋果高管表示,將會對汽車項目進行重組,但不會裁撤人員。上周四,有媒體報道,負責蘋果智能手表和健康項目的凱文·林奇(Kevin Lynch),將接手“泰坦項目”。
總之,要想見到蘋果生產的汽車,恐怕還得再等等。
特斯拉創始董事勞里·約勒(Laurie Yoler)表示,盡管蘋果的汽車計劃陷入動蕩,但現在就看衰蘋果的造車前景還為時過早。她還表示,最近也有許多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家去了蘋果,這些人都是來自Waymo、Zoox和Airbus等公司。
秘密造車計劃
蘋果從未對外承認“泰坦計劃”的存在,雖然它必須向加州提交其汽車試駕測試報告。
蘋果的原型車是白色的雷克薩斯車型,車頂上安裝了一系列傳感器。這些原型車在測試過程中甚至還被攝影師拍下了照片。
蘋果試駕車去年的1萬9千英里自動駕駛里程數,甚至不到谷歌Waymo汽車項目的63萬英里自動駕駛里程數的零頭。即使是和蘋果的縱向數據相比,這一數據也只有蘋果2018年自動駕駛里程數的四分之一。此外,Waymo的駕駛員干預下平均行駛里程數達到了30000英里,而蘋果的這一數據僅為145英里。
2015年,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首次向外界暗示了造車的想法,他希望人們能夠“在車上體驗iPhone”,“讓人們的車外車內生活無縫銜接。”當時,智能手機市場似乎已經達到飽和,相關營收正在下降,蘋果需要開發一種新產品。
蘋果并不是唯一一家高估自動駕駛前景的公司。谷歌的拉里·佩奇曾認為,Robotaxis可能會發展得“比谷歌還要龐大”。2016年,馬斯克宣稱,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基本解決”,“完全的自動駕駛將在不到兩年內實現”。
造車優勢尚不明朗
目前,汽車的完全自動駕駛還遠未實現。在這項技術上的花費已達數十億美元,但離收回投資還有很遠的距離。在過去一年,Uber和Lyft都已經將相關項目從其業務中剝離。
2010年,當科技公司啟動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時,人們充滿了樂觀情緒。當時,有專家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將像諾基亞和黑莓那樣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但這么多年下來,人們發現,這一論斷與事實相差甚遠。
如今,自動駕駛看起來仍遙不可及,而蘋果在這方面的優勢卻愈發難以辨別。
專家表示,“蘋果在技術上并不占據優勢”,“在一個目前還難以盈利的市場上沒有優勢并不是一個好事情。”
蘋果擁有良好的供應鏈、令人向往的品牌,并具備優秀的將硬件、軟件和服務三者結合起來的能力。但盡管如此,它無法在電池性能方面超過特斯拉,同時在內飾設計或大規模制造方面,這家公司也無法擊敗梅賽德斯和寶馬。
蘋果最近申請的專利似乎也在暗示,它的團隊現在正專注于改善駕駛體驗,而不是汽車本身。 在上個月,蘋果獲得了能夠顯示文字、速度和燈光警告的外部照明技術專利,以及涉及安全氣囊、車內照明、視覺傳感器等方面的專利。
“蘋果不可能制造汽車”
有專家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蘋果正在降低其在汽車領域的雄心壯志,這家公司在將來不太可能參與汽車制造。但是,該名專家也認為,蘋果在汽車領域仍擁有很好的機會,他們可以將增強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汽車上,在這方面,潛力無限。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