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小米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業績突破。
據雷軍發布的消息顯示,小米第三季度總收入達到了92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5%。在經調整后的凈利潤方面,小米實現了63億元的盈利。尤為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領域的收入達到了97億元。
在研發投入上,小米持續加大力度,第三季度投入了60億元,同比增長19.9%。這一持續且堅定的投入,不僅體現在數字上,更反映在小米一系列創新成果上。
小米汽車在業績上的表現同樣令人矚目。雷軍透露,小米汽車在11月18日便提前完成了10萬臺新車的交付目標,并計劃沖刺2024年全年13萬臺交付的新目標。與此同時,小米SU7 Ultra量產版發布后僅10分鐘,小訂訂單便超過了3680臺,預計將于2025年3月正式上市。
在業績電話會上,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詳細闡述了小米汽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他表示,盡管小米汽車仍處于早期階段,規模尚小,但自建工廠和自研核心技術的戰略決策,使得小米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盧偉冰坦言,由于前期投入巨大,成本分攤,小米汽車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但這一虧損是行業規律所致,隨著交付量的增加,虧損將逐漸收窄。
盧偉冰進一步強調,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投入是“上不封頂”的。他透露,小米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巨大,例如近期推出的“四電機智能底盤技術”,便是小米技術投入的直接體現。盧偉冰表示,小米的進步之所以如此迅速,得益于公司“拼命投”的策略,即投入高水平、可靠的人才,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小米CFO林世偉在會后透露,今年前三個季度,小米汽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達到了88億元,其中大部分為研發費用。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的研發人員數量已增至20436人,占員工總數的48.6%。在持續投入造車的同時,小米的現金儲備也持續上升,截至2024年9月30日,現金儲備達到1516億元,再創新高,資產負債率維持在49%的較低水平。
在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方面,小米第三季度實現了95億元的收入,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2億元。盡管業務經調整后出現15億元的凈虧損,但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的毛利率達到了17.1%,智能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ASP)為每輛238650元。
財報還顯示,截至2024年11月13日,Xiaomi SU7系列已累計生產100000輛新車,并計劃全力沖刺2024年全年交付130000輛Xiaomi SU7系列新車的新目標。在銷售服務網絡建設方面,小米已在中國大陸地區38個城市開設了127家汽車銷售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