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廣州車展見證新能源車企風云變幻,“蔚小理”格局生變
廣州車展,歷來是汽車行業的風向標,每一屆都上演著車企間的激烈角逐與版本更迭。今年的車展,最大的看點莫過于“華米”組合的強勢登場,鴻蒙智行展臺人頭攢動,余承東的意外爆料更是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而雷軍的出現,則像是一位巡視領地的君主,他的每一次現身,總能引發人群的大規模移動,仿佛他才是車展的真正主角。
相比之下,曾經的流量擔當“蔚小理”則顯得有些落寞。回想2019年,李斌以“最慘的人”身份,憑借一場主題演講在廣州車展前夕賺足了眼球;去年,理想攜MEGA亮相,展區人山人海;小鵬的P7更是在車展現場公布了預售價格,一時風頭無兩。然而,如今的廣州車展,這三家車企似乎只能通過與雷軍的同框來賺取話題度,不禁讓人感嘆“時過境遷”。
在“華米”這些踩著成熟供應鏈體系、順應電動化趨勢而生的新秀面前,“蔚小理”的出身則顯得頗為艱難。它們誕生于新能源市場的蠻荒時期,經歷了市場的洗禮與淘汰,至今仍活躍在主流市場,但已不復當年之勇。它們的成長之路,可以清晰地劃分為三個階段:啟蒙期、成長期和全面競爭期。
在啟蒙階段,“蔚小理”通過塑造獨特的品牌標簽,成功在混亂的新能源市場中脫穎而出。蔚來主打高端電動智能車市場,致力于提供極致用戶體驗;理想則深耕家用智能電動車領域;小鵬則憑借創新與互聯網基因,主打“智能牌”。這樣的市場策略,不僅讓它們在用戶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增強了品牌的抗風險能力。
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品牌順位開始發生變化。在成長期,“蔚小理”的排名從“蔚小理”變為“理小蔚”,這背后考驗的是車企對市場藍海的洞察力以及對產品定位的精準把握。理想憑借“家庭產品專家”的定位,成功打造出了理想ONE這一爆款車型,并將增程式賽道越拓越寬。小鵬則將高階技術注入P7,實現了品牌形象、市值和銷量的三增長。而蔚來,則因為對換電站建設和主品牌不降價的堅持,拖累了產品推新節奏,導致市場地位下滑。
盡管如此,蔚來在用戶心中仍保持著“厚道品牌”的形象。其換電服務和不降價策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推新和企業運營,但也贏得了用戶的忠誠和口碑。而小鵬和理想,則通過不斷推出新品和改革供應鏈,實現了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如今,“蔚小理”正處于全面競爭期,它們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在這個階段,車企的市場洞察力、產品投放速度、技術落地能力以及渠道建設、供應鏈管理、現金流等綜合素質,都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小鵬近期新品的連續爆單,以及蔚來樂道L60的推出,都是這種綜合素質提升的結果。
然而,“蔚小理”也面臨著各自的挑戰和焦慮。產品下沉策略雖然帶來了銷量的增長,但也引發了體系內車型間的內耗和分流,降低了單車收入和毛利率。同時,如何在不擅長的賽道發力,也是它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理想的純電MPV MEGA遇冷后迅速轉向增程式賽道,小鵬在G9沖擊高端失利后尋求新的突破點,蔚來則需要加快新車型的投放和產能釋放以扭虧轉盈。
廣州車展見證了新能源車企的風云變幻,“蔚小理”的格局也在不斷變化中。在這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的商業世界里,搶跑者未必能笑到最后,被看衰者也未必不能反敗為勝。重要的是,車企需要保持獨立的決策能力,不斷優化組織架構、渠道和營銷體系,加速技術落地和新品推出,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