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市場傳出特斯拉FSD(全自動駕駛)技術或將引入中國,并與上汽集團合作開展Robotaxi業務的消息。然而,這一傳聞迅速遭到了特斯拉中國的否認。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與上汽集團已就相關合作進行了兩輪溝通,吉利汽車也參與了相關討論。但截至目前,雙方尚未達成明確合作意向,具體細節仍處于未知狀態。特斯拉中國在11月18日正式回應稱,該消息并不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今年10月剛剛發布了名為“Cybercab”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并計劃在2026年投入生產。當時,特斯拉中國對于Robotaxi是否會進入中國市場的提問,僅以“目前暫無這方面的消息”回應。
今年以來,特斯拉FSD將在中國落地的消息不絕于耳。早在6月,有報道稱特斯拉已獲得上海自動駕駛示范區的道路測試牌照,FSD或正在進行相關測試。而在9月,特斯拉AI團隊公布了FSD功能的全球部署路線圖,計劃明年一季度在中國和歐洲推出該功能,但仍需監管部門批準。
與此同時,特斯拉在隱私保護方面的努力也獲得了認可。11月8日,特斯拉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首批通過“汽車隱私保護”標識測評的車企之一。特斯拉在車輛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標準,確保了車外人臉信息的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以及處理個人信息時的顯著告知等合規要求。
業內專家對于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的看法不一。東軟睿馳總裁兼CEO杜強認為,特斯拉FSD的進入將引發“鲇魚效應”,對國內自動駕駛行業既帶來挑戰,也起到激勵作用。然而,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特斯拉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均無法與國內供應鏈企業相抗衡,尤其是華為等企業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當前,國內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淘汰賽與窗口期并存。在多地政策的推動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進程正在不斷加速。據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將創造超過5000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自動駕駛技術的突破與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元戎啟行CEO周光表示,當前的技術還無法應對所有復雜場景,自動駕駛汽車的規模化應用仍需時日。新能源汽車與電池專家楊偉斌也指出,L2級智能駕駛技術雖已實現上車,但L3級技術仍存在爭議,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復雜路況下仍需大量驗證。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認為,目前正處于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的前期階段,預計2030年前后將是自動駕駛逐步走向普及的階段。因此,盡管特斯拉FSD的引入引起了廣泛關注,但自動駕駛技術的全面落地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