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汽車市場傳出了一則引人關注的消息:英菲尼迪,這一日產汽車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可能即將告別其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序列。據有關報道,東風日產將停止生產英菲尼迪品牌車型,轉而由日產中國全面接管,英菲尼迪或將回歸純進口品牌的身份。這一變動被解讀為弱勢合資品牌在市場變革中尋求喘息的策略。
伴隨著這一消息,英菲尼迪的人事布局也悄然發生變化。原東風日產英菲尼迪品牌的中方領航者王保軍,據傳已轉舵至東風日產啟辰事業總部,擔任總部長一職。與此同時,英菲尼迪事業部的員工們正面臨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一部分員工選擇在公司內部尋找新的崗位,而另一部分則勇敢地邁向外部市場,尋找新的職業機遇。
然而,針對這一市場傳言,英菲尼迪方面卻給出了不同的聲音。據知情人士透露,英菲尼迪并未計劃退出中國市場。目前,王保軍正同時肩負著英菲尼迪與東風日產啟辰兩塊業務領域的重任。英菲尼迪品牌的相關人員也對相關報道進行了澄清,表示退出國產市場的消息并不屬實。在上周的廣州車展上,英菲尼迪更是公開表態,將堅定不移地在中國豪華汽車市場深耕細作。
英菲尼迪,這個成立于1989年的日系高端品牌,與雷克薩斯、謳歌共同構成了日系汽車公司的高端品牌矩陣。然而,與其他二線豪華品牌相比,英菲尼迪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稍顯遲緩,其市場基礎相對薄弱。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日系品牌的崛起離不開其性價比的標簽,省油、耐用的特性使其在全球石油危機期間大放異彩。但這一“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豪華品牌形象的塑造,與注重精致工藝和內飾豪華的德系品牌相比,日系品牌在這一領域略顯不足。
近年來,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銷量慘淡、產品迭代緩慢、變速箱問題頻發以及營銷乏力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其在華生存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2017年,英菲尼迪在華年銷量曾達到巔峰的4.8萬輛,但此后便一路下滑。去年,其累計交付量已不足6000輛,而今年前10個月的銷量更是未能突破2000輛大關。這并非英菲尼迪首次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言,早在今年年初,其就因大量經銷商關門退網而備受關注。
據實地探訪發現,英菲尼迪在北京曾經擁有的最大品牌授權4S店已撤離一年之久,不少仍在運營的門店也大幅縮減了經營面積,經銷商紛紛轉投其他品牌。據《財經》雜志報道,目前英菲尼迪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僅剩58家,與2018年巔峰時期的131家店、122家售后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
近年來,英菲尼迪在華戰略也經歷了微妙的轉變。2022年,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產麾下,這一舉動被業界解讀為從獨立運營的品牌內部“降級”為東風日產旗下品牌。盡管面對種種傳言,英菲尼迪多次重申其不會離開中國市場,并正在積極重振品牌。然而,這些流言蜚語或許從側面反映出外界對英菲尼迪在產品、技術等核心領域進行切實革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