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合創汽車上海分公司的員工遭遇引發社會熱議。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已解散上海的全部員工團隊,但離職補償金的發放卻遭遇延遲。多位離職員工表示,他們曾在10月31日前與公司達成協議,按照“N+1”的方案獲得經濟補償,然而,至今已過約定時間近兩周,補償款仍未到賬。
不僅如此,據相關報道,合創汽車在今年7月的大規模裁員后,廣州總部僅剩約50名員工維持日常運營,而這些員工也將面臨遷往南沙新辦公地點的安排。同時,企業高層正醞釀重組計劃,試圖擺脫當前的困境。
這些消息傳出后,合創汽車方面尚未發表任何公開聲明進行回應。此次事件不僅凸顯了汽車企業在市場波動中面臨的巨大壓力,也暴露出企業在調整結構或削減成本時,處理與員工的溝通和承諾兌現方面存在的問題。一些觀察家指出,企業在進行此類操作時,應當更加審慎,確保員工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離職員工們仍在焦急等待,希望合創汽車能夠盡快解決這一糾紛,并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和適當的補償。這一事件也警示其他企業,在進行類似操作時,應高度重視員工的感受和權益,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