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固態電池一度被看作是未來的明星技術,然而,進入下半年以來,另一項技術——增程式電動車卻異軍突起,成為了眾多車企競相追逐的新焦點。
原本堅持純電動的品牌如小鵬、阿維塔等,紛紛推出了增程式電動車型,甚至小米也宣布將加入這一陣營。這一轉變不僅令人矚目,更反映了市場動態與技術選擇的微妙變化。
固態電池雖然在續航和充電速度上展現出巨大潛力,但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該技術還處于實驗室及測試階段,性能穩定性有待驗證,這對于追求一致性的量產車型而言是個不小的難題。其次,固態電池的研發成本高昂,預計初期上市的車型價格將不菲,市場推廣難度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背景下,增程式電動車以其獨特的優勢贏得了車企的青睞。相較于固態電池的遙不可及,增程式技術更為成熟,研發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它有效緩解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提供了與純電動車相似的駕駛體驗。
新一代增程式電動車在電池技術上也有所突破。例如,寧德時代等供應商推出的新型電池,純電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以上,且支持4C或5C超快充技術。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增程式電動車可以像純電動車一樣運行,而增程器僅在必要時才會啟動。
固態電池雖好,但距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仍有距離。而增程式電動車則以其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和市場需求,成為了當前車企們的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