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廣州車展的熱烈氛圍中,奇瑞品牌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姚飛的一番言論引發了行業內的深思。他坦言,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正酣,這其實是市場整合的信號,預示著未來汽車品牌數量將大幅縮減。
姚飛以家電和手機行業為例,指出這些行業如今都只剩下幾個主導品牌。他認為,汽車行業也將遵循這一規律,最多只有五個中國品牌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這一觀點并非孤例,不少汽車行業大佬也曾表達過類似看法。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曾預言,十年之后,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流品牌可能將縮減至僅七家。他強調,年銷量超過100萬輛將成為參與這場競爭的基本門檻。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同樣對未來汽車市場的格局做出了預判。他表示,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預計將有高達60%至70%的汽車品牌面臨關停并轉的命運。
這些預言并非空穴來風,國內部分造車新勢力的興衰歷程就是最好的佐證。威馬汽車曾憑借網約車市場的東風一度風光無限,然而短短幾年間便宣告破產,令眾多老車主陷入修車無門的窘境。
另一家曾被譽為“最貴國產車”的高合汽車,如今也已陷入停工停產的困境,只能靠帶貨償債度日。這些案例無情地揭示了汽車行業的殘酷現實:在這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少數品牌能夠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