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乘用車市場價格經歷顯著波動,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至10月,乘用車平均售價由18.6萬元下滑至16.8萬元,反映出市場正經歷一場價格結構的深度調整。
這一變化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于國家實施的報廢更新與以舊換新政策補貼,有效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對入門級純電動車的需求有所上升。相比之下,價格較高的混合動力及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占比則出現下降。
在傳統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中,各價格區間的車型均表現出強勁的銷售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型電動車在此期間異軍突起,成為市場增長的新動力。同時,受政策影響,換購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主體,推動A級狹義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環比增長。
與去年相比,新能源車市場呈現出新的格局。去年以家庭第二輛車為核心市場的高端純電和增程式電動車,今年需求明顯放緩。而市場的整體價格走勢也在發生轉變,自2019年乘用車平均零售價達到15.1萬元以來,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在今年上半年達到18.6萬元的峰值后開始逐漸回落。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補貼政策的強化刺激了消費,提升了低端市場的占比,從而拉低了乘用車的整體均價。數據顯示30萬元以上車型的市場占比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這與此前持續上升的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新能源車不斷推動市場電動化的背景下,傳統的價格體系正在被重塑。盡管“價格戰”并未直接導致市場均價的大幅下滑,但消費者如今能夠以相同的預算購買到更高配置的車型,實質上提升了購車的性價比。
報告還揭示了中國私車普及率相較于歐美、日韓等國家仍處于較低水平,甚至不及某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這預示著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在未來仍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