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有消息透露,在電動汽車關稅替代方案的磋商中,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進展并不順利。盡管雙方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會談,但歐盟方面認為,目前達成的共識仍然有限,且迅速達成全面協議的可能性不大。
據悉,中歐雙方在中國進行了一周的密集會談后,雖然宣稱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關鍵的分歧仍然存在。本周,雙方技術專家將繼續展開磋商,試圖找到突破口。
歐盟方面表示,他們希望中國能夠做出更具體的承諾,確保任何達成的協議都是可執行的,并且能夠與歐盟已經實施的反補貼關稅措施相匹敵。然而,目前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態度尚不明朗。
雙方正在探討的價格承諾協議,是一種旨在通過控制出口價格和數量來規避關稅的復雜機制。然而,最近的談判主要集中在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及如何避免交叉補償的風險,即防止電動汽車低價進口的影響被其他高利潤產品如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所抵消。
中歐雙方在與汽車制造商達成單獨協議的問題上也存在顯著分歧。歐盟方面傾向于認為此類協議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而中國則更傾向于通過貿易機構達成一項總體協議。
作為回應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進口關稅的措施,中國已威脅要對來自歐盟的乳制品、豬肉和白蘭地等產品采取反制關稅。對此,歐盟堅稱將維護自身利益,并拒絕將這兩項議題通過大規模交易進行捆綁。
目前,歐盟對華電動車實施的額外進口關稅最高可達35%,且在未來五年內有效,除非雙方能夠達成替代性協議。在此背景下,中國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請求,希望就電動汽車關稅問題展開爭端磋商。